“心为主,技为从”与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精神营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剑,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谭好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在康德思想的启发下,19世纪欧洲艺术教育改革者确立了以“感知力”的培育为核心的艺术教育观念,这对“心为主,技为从”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启发作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在此基础上积极汲取传统艺术精神中的养分,将人格、品质、胸襟等要素的培育纳入“心为主,技为从”的内涵之中。与此同时,“心为主,技为从”倡导由“技”入“心”的技术训练原则,在育“心”的前提下强调练“技”的意义。“心为主,技为从”从本质上来说是对艺术教育人文性质的守护与宣扬,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人学追求,同时也为新时代美育和艺术教育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与参照。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必须最大限度地彰显艺术教育的人文性质,将“人”置于艺术教育的核心,将艺术教育看作对于人性、人格以及人生的培养与打造,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在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期刊代号:J0
分类名称:艺术学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阐发,是当代艺术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所遗留下来的众多思想资源中,最具统摄性意义的是“心为主,技为从”这一观念。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不仅以此为基点构建起了艺术教育的实践原则,而且还由此出发将艺术教育引入美育之中,开启了影响深远的现代艺术审美教育潮流。时至今日,随着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推进,美育热潮重新兴起,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随之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这其中尤其以“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问题最为引人注目。而从理论构建的现实来看,“心为主,技为从”观念是在对此一问题进行思索与回应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因此,深入挖掘“心为主,技为从”的内涵和精神,不仅能够全面呈现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在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能为新时代美育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参照。为此,本文聚焦于“心为主,技为从”内涵的阐发,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展现这一观念的理论拓展轨迹及核心性精神追求,以期为新时代美育理论建设输送有价值的思想养分。

       一、“心”“技”关系的康德渊源

       所谓“心为主,技为从”,简单地说,就是指艺术教育应该以“心”的培育为主,以“技”的训练为辅。这一观念首先是由丰子恺提出的:“今天上午结束艺术教育课。选读《乐记》三节。并为结论曰:半年来授课共十六讲。要之,不外三语:‘艺术心’=广大同情心(万物一体)。‘艺术’=心为主,技为从(善巧兼备)。‘艺术教育’=艺术精神的应用(温柔敦厚、文质彬彬)。”①而在后来的理论拓展中,朱光潜关于“技巧”的论述为这一观念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补充。从理论根源的层面上说,“心为主,技为从”首先是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生成的,但是,这一西方渊源却颇为复杂,要想彻底理清这一脉络,还需从康德谈起。

       康德曾对艺术做过详细的分析,其中涉及所谓的“心”和“技”的问题,不过,康德的探讨远比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探讨复杂得多。关于这个方面,需要详细加以讨论。

       康德认为,“技”是艺术的基础,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科学,就是因为科学是知识,而艺术是“熟巧”。科学与艺术的区别,是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知与能的区别:有了某种知识,然后能够遵照这种知识而做出来的事,不能算是艺术;“只有那种我们即使最完备地知道但却还并不因此就立刻拥有去做的熟巧的事,才在这种意义上属于艺术”②。康德凸显了独立于知识之外的技巧的地位,以此判定科学与艺术的区别,把技术作为艺术的一个特色性要素来加以强调。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康德在这里所说的“艺术”,指的是一般的艺术,也就是说,它包含机械的艺术、快适的艺术以及美的艺术等所有的艺术类型。“熟巧”是一般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也由此而区别于非艺术;既然“熟巧”是所有艺术类型的基本特点,那么它自然也就是美的艺术构成的基本要素。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内容。

       除了“熟巧”之外,美的艺术还包含其它的要素,这些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结关系,使得美的艺术展现出了自身与机械的艺术、快适的艺术不同的性质。康德非常看重天才在艺术中的作用。他认为,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所谓的天才,指的是人的一种天赋的能力,其本质是一种非凡的想象力;天才的作品也因此而具有独一无二性、不可模仿性。这种天才的能力完全是自然生成的,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具有这种非凡的能力。从这个方面来说,天才的能力是不可教的,无法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而获得。所谓的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天才能力的获得或提升来说,是无能为力的。这是理解康德美的艺术观时需要明确的一点。

       在强调天才对美的艺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康德还强调了形式与美的艺术的创造的关系,对于形式创造的讨论,又引出了美的艺术的其它要素。在康德看来,天才对于美的艺术的创造虽然具有重要意义,但仅仅有天才却创造不出美的艺术来。除了天才之外,还需要一些其它因素的参与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作品,而这个其它要素指的就是“形式”——天才只有与美的“形式”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富有精神的美的艺术作品。缺失了美的形式的支持和容纳,天才的作品就只是一种灵气十足但却又怪诞、无规律的胡闹,算不上是美的艺术。只有将天才融入美的形式之中,才能创造出既有灵气同时又符合知性规律的美的艺术作品。对此,康德这样写道:“但在一切自由的艺术中却都要求有某种强制性的东西,或如人们所说,要求有某种机械作用,没有它,在艺术中必须是自由的并且惟一地给作品以生命的那个精神就会根本不具形体并完全枯萎。”③在这里,所谓的“给作品以生命的那个精神”指的就是天才的创造力,这是美的艺术产生的关键。但是,将这种天才的创造力变成现实的艺术作品,却需要“某种强制性的东西”“某种机械作用”——形式,康德曾列举“诗艺中语言的正确和语汇的丰富,以及韵律学和节奏”④来加以说明。

       在美的艺术的创造中,形式的创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发现和创造形式呢?康德又重新提到了鉴赏力。所谓鉴赏力,就是对于美的评判的能力。康德认为,发现形式、将形式赋予美的艺术作品,要靠鉴赏力来完成:“把这形式赋予美的艺术的作品,所要求的却仅仅是鉴赏力,在艺术家通过艺术或自然的好些榜样而对这种鉴赏力加以练习和校正之后,他就依凭这鉴赏力来把握他的作品,并且在作了许多满足这种鉴赏力的往往是辛苦的尝试之后,才发现了那使他满意的形式”⑤。这也就是说,要找到满意的形式,人们首先需要对自己的鉴赏力进行艰苦的磨练,只有具有了出色的鉴赏力,美的形式的创造才成为可能,天才的艺术作品才有可能现实地创造出来。基于此,康德一再强调鉴赏力在美的艺术中的作用,并且后来将其抬高到了比天才更重要的位置上,明确提出当二者产生矛盾时,要以鉴赏力来规训天才,而不是相反:“鉴赏力正如一般判断力一样,对天才加以训练(或驯化),狠狠地剪掉它的翅膀,使它有教养和受到磨砺;但同时它也给天才一个引导,指引天才应当在哪些方面和多大范围内扩展自己,以保持其合目的性;又由于它把清晰和秩序带进观念的充盈之中,它就使理念有了牢固的支撑,能够获得持久的同时也是普遍的赞扬,获得别人的追随和日益进步的培育。所以如果在一个作品中当这两种不同的特性发生冲突时要牺牲掉某种东西的话,那就宁可不得不让这事发生在天才一方;而判断力在美的艺术的事情中从自己的原则出发来发表意见时,就会宁可损及想象力的自由和丰富性,而不允许损害知性”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