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族志:“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的新路径

作 者:
肖婉 

作者简介:
肖婉(1989- ),女,湖南湘潭人,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视觉、媒介与信息素养研究,E-mail:xiaow@njupt.edu.cn。江苏 南京 210023

原文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不仅带来了教育方式的变革,更重构了教育空间、教育情境和教育关系,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教育文化。网络民族志以网络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环境,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和互动工具来收集数据资料,以探究和阐释互联网及相关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伴随网络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研究方法,网络民族志对于探究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浸润体验、对话互动、情境追踪和多维分析等具体方法,实现对网络教育现象的整体性认知、共情化理解和过程性透视。文章指出了网络民族志在教育研究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为“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字化生存”逐渐成为新的日常生活实践。在教育方面,大规模开放课程迅猛发展,移动终端成为重要的学习交互工具,丰富多样的学习社区悄然形成。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教育时空得以拓展,途径更加多样,形式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活动形成了交互的时空多维性、身份的可匿名性、符号的多样性等新特征,重构了教育主体之间的交流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文化现象。这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拓展和空间上的转移,更是教育环境和文化的深层变革。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全民网课”教育实践更加验证了这一点,当在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教育主体、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尤其值得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笔者认为,网络民族志作为伴随网络文化现象而产生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系统地探讨网络民族志应用于“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的方法、意义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有助于拓展教育研究的新路径,提高“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效果。

       二、网络民族志的内涵与特征

       民族志是由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的研究方法,即将一个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的独有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进行观察,从而达到认知群体及相关文化形态的目的[1]。“网络民族志”①由Kozinets提出,他认为网络民族志是以传统的民族志方法为基础,注重对成员在线交互内容和形式的定性分析,旨在研究在线群体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交互过程和群体行为特征[2]。Hine认为,网络民族志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的、针对网络及利用网络开展的民族志研究[3]。Skageby指出,网络民族志的目的超越了对数据的分析,旨在发掘形成行为和情绪的深层次原因[4]。我国学者卜玉梅通过对已有定义的综合比较,提出网络民族志是以网络虚拟环境作为主要的研究背景和环境,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互动工具来收集数据资料,以探究和阐释互联网及相关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5]。学界对于网络民族志的定义表述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存在一致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研究对象:虚拟社区

       传统民族志以现实的、具体的社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者通过亲身进入某一实地或社区开展田野调查。不同于传统民族志中的实地“田野”,网络民族志以虚拟社区(或网络社区)为研究场域和对象。“虚拟社区”由Rheingold提出,是指通过网络形成的社会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有足够多的人进行足够长时间的交互,并在整个过程中伴随充分的人类情感,形成了一种赛博空间的社会关系网络[6]。虚拟社区包括论坛、圈子、博客、QQ群等多种形式。相比真实的社区而言,虚拟社区不局限于具体的物理空间和边界,而是通过网络空间将具有某种共同旨趣的人联结在一起;虚拟社区中成员的交流和互动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基于网络文本等媒介的符号化交流;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便捷性,虚拟社区也更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在网络民族志研究中,既可以选取一个虚拟社区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如Hsu的研究[7]),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个虚拟社区进行多点研究(如Felix的研究[8])。

       (二)研究手段:媒介技术

       虚拟社区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人们在社区中浏览新闻、发表评论、撰写日志,开展游戏、购物、交友、恋爱等活动,构筑了一个虚拟的精神家园。作为网络民族志的研究场域和具体对象,研究者需要观察并参与到这些虚拟社区中,客观记录网络社群的生活样态。由于虚拟社区所构筑的空间和内容都是数字化的,人们的身份、形象、语言等信息都以数字化符号呈现出来,研究者需要利用媒介技术开展研究。具体来说,包括基于互联网平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对帖子、表情符号、音频、视频等媒介符号进行分析,以及利用E-mail、社交软件等多种网络工具与社区中的成员进行交流、访谈以进一步获得资料。因此,网络平台既是网络民族志研究开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是网络民族志研究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媒介技术来收集数据资料无疑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能够有效利用媒介技术,更需要理解网络语言和媒介符号,才能深入了解社区中的文化意蕴。

       (三)研究旨趣:探索互联网文化

       网络民族志虽然以网络环境作为研究背景和工具,但其不仅将网络环境视为媒介技术,更将其理解为一种文化环境,旨在探索与互联网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娱乐、购物、交友等,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各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不同的独特文化形态;其次,在网络平台中,新的表达方式和互动模式层出不穷,重构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社会关系,并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已经相互交融、难以分割,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生存形态。美国人类学家Escobar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就曾指出,信息与计算机等新技术给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结构和意义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它们不仅以文化的建构和再建构为基础,同时也反过来塑形文化[9]。Hine也指出,互联网是一种文化情境,是文化形成和重塑的地方[3]。网络民族志正是关注新技术对于文化的建构和重构,以及新技术环境下新的文化结构和文化特征。

       三、“互联网+教育”网络民族志研究的方法

       随着“互联网+教育”不断发展,将网络教育环境视为新的教育文化空间,采用网络民族志开展教育研究,有利于深入地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文化现象。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网络民族志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在线观察和访谈。即研究者明确研究问题后,选定某个或多个网络社区,通过在线观察、访谈等方法尽可能地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研究问题的相关解释。笔者认为,在教育领域开展网络民族志研究时,不能仅仅将观察和访谈简单地迁移到网络教育环境,还应结合教育研究的需求和特点,通过浸润体验、对话互动、情境追踪、多维分析等具体方法来开展研究实践,以深入挖掘虚拟教育环境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