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中怪现象诘问与学术腐败批判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宏聚(1972-),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河南 开封 475004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部分研究者在生活中的言行与其所倡导的学术思想背道而驰,背叛了自身的学术信仰与追求,这是教育研究中的怪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学术腐败。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研究者功利思想上升与学术良心的沉沦。我们必须正视教育研究中新学术腐败现象的严峻性,学界应采取措施唤回他们的学术良知,遏止新学术腐败现象的发生。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9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9)06-0008-03

      贪污、腐败是令人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学术上的腐败同样是令人深恶痛绝的。放任假冒伪劣,国家就没有希望;一味地放任学术的腐败与沉沦,教育学的发展一样没有希望。腐败现象正从政治、经济等领域向神圣的教育学术界蔓延,教育研究中的学术腐败有越演越烈之趋势,教育学界的学术不正之风已经到了不关注不行的地步,有学者直言:“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在我们要去研究的恐怕已经不是“是”或是“不是”的问题了,而是“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的问题。”[1]这不是耸人听闻,相信各位同仁也有同感。但遗憾的是,与其他领域的学术界讨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呈繁荣趋势相反的是,教育学界对此却沉默和冷淡,甚至有些漠不关心,相关文献之稀少让人吃惊[2]。我们必须予以关注。

      一、教育研究中的“怪”现象描述

      “为学不作媚时语”、“文章不写一字空”,这些年在与部分专家、学者接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所谓专家、学者令人奇怪的研究现象,他们不仅“媚时”,而且还“写空”。他们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听起来匪夷所思。比如:

      一些研究德育的学者,自身德行却不好,做人、处事不以德为指导,受到“缺德”的非议。

      一些研究教学艺术的学者,课堂教学却没艺术,教学效果一塌糊涂,要不是学生碍于面子与纪律不允许,早让弟子赶下讲台了。

      一些号称研究、保护少数民族本土文化,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作人类学考察的学者,竟然有一个嗜好,每次考察都要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珍禽弄善当作盘中餐,考察归来总是大谈江里稀有受保护鱼类、山上受保护的兽类如何味美。

      学术的意义是求真,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一个学者学术生命的成长应来自于他的生活史,学者的学术思想应是其生活轨迹的指向与提升,学术思想与学术成果应能在学者日常生活中觅得足迹。如果觅不到踪迹或者完全相悖,那么这样的学者就是假学者,背叛了自身的学术信仰,研究的成果就是假成果。因为教育研究本身蕴涵着实践本性,无论何种成果均应在实践中践行,至少倡导者应该践行,上述各位学者的研究或学术信仰经不起推敲,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如哑巴教人说话、跛子教人走路,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相信这些专家、学者无法回答以下追问:

      德育专家,您的“德行”如何能为不谙深世的青少年良好道德的树立做好表率,又如何能研究出令人信服的德育成果,至少如何让你的同事、同行折服?

      教学论专家,每年研究出众多的教学艺术成果,您的课堂怎么没有了“艺术”,在讲台上,在实践面前,你的教学艺术理论为什么会如此的“苍白”、无力?

      人类学专家,保护本土化不仅要反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殖民主义,更要反对本土人自己对本土文化的糟蹋与浪费,文化不仅是精神上的,同样也是物质上的,当地野生动物多样化难道不是你所竭力倡导保护的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吗?

      在大众的眼里,学者、专家应知书达理、清高廉洁,其人格与操守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的楷模。遗憾的是,上述学者、专家的行为正在瓦解人们心中圣洁的学者、专家形象,在学术会议上他们言之凿凿、激昂澎湃陈述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信仰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实在令人费解!

      “怎么会是这样!”这是多数人看到、听到这些现象后发出的感叹。目睹、感受这些现象,让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的专家、教授、学者的身份相联系,他们是“真”的教授、学者与专家吗?是的,他们的确是“真”专家、学者,有聘书与发表、出版的科研成果为证,他们的“科研成就”完全符合当前评审制度所规定的专家、学者资格的每一项,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二的符合!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的行为又不符合大家心目中专家的身份与形象呢?能否简单地归结于教育学“理论脱离实践”这一“嚼不烂的老牛肉”问题吗?答案是不能。因为教育学中的理论脱离实践问题相对纯洁得多,学者的论述似乎太阳春白雪了。上述现象却显得复杂、阴暗;能归结为学术腐败问题吗?似乎有点太简单了,因为上述现象比单纯的学术腐败要沉重得多,是学术腐败、社会腐败与良心腐败的综合体。无论是什么现象,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人做的是假研究,是“无补于治道,也无补于世道”的假研究,其学问是假学问,其成果是假成果。在当前社会学术环境条件下,他们用假成果换来了“真东西”,那就是名利与投机的条件。

      二、功利之心泛滥与物欲上升

      以功利为出发点分析上述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上述现象的发生顺理成章。

      当学术研究与科研经费及个人物质利益捆绑在一起时,就会导致部分学者进行功利性研究。这类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捞取实质性的荣誉称号和晋级提供方便,决不是以真理、真知的追求为目的。无论上述所谓的德育专家或是教学艺术研究者,只要他们的成果能够出版、发表,能够用这些出版、发表的成果换来职称、职位的头衔,再用这些职称、职位换来经济上的利益,哪管、谁管这些行为是否合乎学术道德的标准,更不管这些成果何以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由于学术动机不纯,其治学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迅速成名、迅速致富似乎已成为这些研究者衡量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至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找到了“真理”反倒不那么重要了。大学里的硕导、博导应是标准的学者,在功利之心泛滥的学术圈里,有人对他们中部分人的功利性假研究进行调侃,“硕导成博导,成果真不少;翻开著作瞧,垃圾倒不少;学生跟着忙,钱赚了不少;水平怎么样,不问也明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