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衣凌求学厦门大学考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国桢,赵红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在傅衣凌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回顾他走上历史道路、探索中国传统社会的艰辛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从1930年2月到1934年1月,青年傅衣凌在厦门大学度过了整整四年的求学时光,奠定了史学研究的基础和学术走向。对厦门大学的求学经历作一较为详细的考察和梳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傅衣凌史学研究历程的起点。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3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0-422x(2021)01-0105-08

      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傅衣凌即傅家麟(1911-1988年)在厦门大学求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颇为学界所关注,但多为推测之词,莫衷一是,尤其是对于他从文学院特别生到中国文学系学生三个学期的经历,更是无人论及。现据当年厦门大学留存的文献记录,对傅衣凌的求学经历作一较为详细的考察和梳理,为研究傅衣凌走向史学研究的起点问题提供坚实的史料基础。

      一、从特别生到正式生

      (一)文学院的特别生

      1929年7月,傅衣凌于福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普通科文史地系毕业,9月,与郭则暹、余乃馥等7名同学考入私立福建学院。①私立福建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宣统三年(1911)的“私立福建法政专门学校”,1929年9月改为私立福建学院,设有法律、政治、经济三学系。作为第一届学生,傅衣凌就读于经济系,而郭则暹等5位同学选择了法律系,余乃馥则就读于政治系。②目前对于傅衣凌在福建学院的学习情况已难确知,为什么只读了一个学期就离开?缺乏明确的答案,但《私立福建学院二十周年纪念册》中的以下材料可供参考:

      第一,刚刚建立的福建学院经济系似乎招生不足。据现存的1931年学生名单,与傅衣凌同时考入经济系的第一届同学,升到二年级只剩1名在学生,而郭则暹所在的法律系二年级有26名学生,余乃馥所在的政治系二年级有13名学生。也就是说,傅衣凌入学时同班同学很少,且大多没有读完一年级。

      第二,据福建学院经济系的课程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有: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西洋经济史、中国文学、第一外国文、第二外国文(一)、民法总论、宪法、军事训练(一)、党义。经济学专业的课程只有经济学、西洋经济史两门。傅衣凌学到的经济学知识有限,学术兴趣也转向新兴的各种社会科学,正如他后来回忆踏进大学之门时的情形时所说的,“先进私立福建学院经济系,于是我课外阅读的范围渐从新文艺作品扩大到新兴的各种社会科学。”③

      在福建学院学习一个学期后,傅衣凌重新报考厦门大学文学院并被录取。1934年厦门大学注册部刊行的《厦门大学教职员暨学生姓名录:二十二年八月至二十三年七月》,记载文学院学生傅家麟即傅衣凌的“入学年月”为“十九年二月”,也就是1930年2月。又据1930年4月6日出版的《厦门大学九周年纪念刊》载“文学院学生”,当时文学院共有4个年级正式生23人,补习生1人,选科生9人,特别生5人:曾宪扬、黄阁辉、薛永麦、韩文潮、傅家麟。傅衣凌人学时,恰逢厦门大学文科改名为文学院,傅衣凌是文学院的特别生,并非“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④当时经济系不属于文学院,而隶属于法学院。

      所谓特别生,厦门大学《学生通则》第八章第五十一条规定:“凡具左列条款之一者得为本校特别生。(一)凡经本大学录取之正式生不愿依照本大学所规定之课程学习,经院长许可者;(二)凡公立或已立案之高级中学或大学预科毕业生经本大学院长特别许可者。”⑤依此规定,傅衣凌是以福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毕业生的资格报考厦门大学,经文学院院长徐声金教授特别许可而成为特别生的。所以,《厦门大学教职员暨学生姓名录:二十二年八月至二十三年七月》记载的傅衣凌“学历”是“省立福州高级中学毕业”。

      文学院院长徐声金是青年傅衣凌重要的引路人。徐声金(1892-?)字瑞,留学美国,获俄亥俄卫斯理安大学(Ohio Wesleyan University)经济学兼政治学学士学位,后进入西方社会学研究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22年博士学位论文The Chinese Family System(《中国家庭制度》)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⑥“是国人在该校社会学系得博士的第二人”,其博士学位论文同年在美国出版。⑦徐声金留学期间即被厦门大学“预定教授”并受学校“津贴”,1922年秋季回校,⑧为本校社会学、历史学的发展贡献良多,如同年12月20日召集的第五次教务会议便通过了由徐声金“拟定之社会学系课程”。⑨据现存《厦门大学布告》(1921-1922年缺)记载,1923年秋季,徐声金担任厦门大学预科主任、社会学教授,1924年兼任文科“史学正教授”,1926年担任文科历史社会学系主任,1928年兼任总务处主任。⑩1929年秋,任文科主任,1930年春,文科改为文学院、历史社会学系分为史学系与社会学系后,任院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同时为厦门大学校务会议、行政会议、入学审查、图书、职业介绍、奖学费补助费审查六个委员会的委员。(11)

      傅衣凌作为在校住宿的特别生,根据《学生通则》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必须选修十二绩点以上,选修的课程,必须得到徐声金院长的许可。可惜这些材料档案无存,详情已不得而知了。

      (二)中国文学系的正式生

      1930年7月,修完一学期成绩合格后,傅衣凌按照厦门大学入学规程,申请改为正式生,9月经徐声金院长批准,成为中国文学系一年级学生。中国文学系原称国学系,1930年春改称中国文学系,清末举人、词学家周岸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及教授。(12)当年中国文学系有学生16人,四年级张秀民1人,三年级羊兆爵、盛配2人,二年级叶在康、覃灿若2人,一年级有吴炳光、周绍勃、林荆珊、洪万然、黄文辉、陈国治、张英、叶挺秋、傅家麟、郑景贤10人,未列年级王家樑1人。(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