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家的自反批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中国文学批评

内容提要:

自反批评是一种作家自我观照的批评。它体现着作家自觉的理性精神和自我超越的意向,具有自我审视、自我质疑和自我批判的性质。自觉的问题意识和尖锐的否定态度是其重要特点。只有通过冷静而严格的自反批评,作家才能发现自己的缺陷和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存在的问题,克服自己的局限,将创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和高度。没有建构起可靠的价值观体系、没有对文学的根本问题的深刻认识、没有对世界的虔诚而谦卑的态度,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反批评。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1 年 08 期

字号: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批评总是一件让人不快的事情。它意味着冒犯和冲突,常常使人尴尬和蒙羞,因而纯然是一种消极的现象。这显然是一种肤廓的印象。虽然,批评有时确实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甚至会使人产生短暂的沮丧感,但是,它提醒人们正视问题,激励人们反思缺陷,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如此说来,批评不仅不是消极的破坏性力量,而且还是一种积极的建构性力量。

      事实上,无论对个人来讲,还是对社会来讲,批评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借助批评的力量,个人才能获得进步;也只有借助批评的力量,社会才能得到发展。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就是一个具有成熟的批评意识的人;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具有良好的批评习惯的社会。批评性既是衡量一个人的文化教养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对文学来讲,批评如果不是更加重要,至少也与其他形式的批评同样重要。批评意味着文学的自觉和写作经验的成熟。如果没有批评,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成长为优秀作家。当然,这里所说的批评,是一种复杂的高级形态的批评模式。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文学批评,我们有必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改变那种简单化的文学批评认知模式。我们应该将作家的批评意识和批判能力,当作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来研究。

      就文学的内部关系看,批评至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批评家的批评,一种是作家自己的批评。批评家的批评可以称作“外在批评”,作家自己的批评可以称作“内在批评”。“外在批评”是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对话,而“内在批评”则是作家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如果没有批评家的独立而可靠的外在批评,作家就无法听到具有专业水准的批评声音;如果没有足够成熟的内在批评的意识和能力,作家就无法将自己的写作提高到自觉和成熟的水平。

      优秀的作家就是自己的第一批评家。面对自己的创作,他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和反思的能力,甚至有自我否定的勇气。他与自己拉开距离,将自己他者化和对象化,对自己进行冷静的分析和深入的解剖。果戈理之所以烧掉《死魂灵》第二部,托尔斯泰之所以总是对自己的创作不满,之所以总是否定自己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们都有良好的自我批评能力,都是自己的毫不宽假的“第一批评家”。这就意味着严格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批评,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内在批评”,而是高级形态的“自反批评”。

      一、何谓“自反批评”

      要解释和界定“自反批评”,得先来考察“自反”这个概念。

      表面看,“自反”似乎不过是一个很时髦的“洋话”,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外来的社会学概念。在数学理论中,有这样一个定义:如果(x,x)属于D总成立,则称那个由D规定的关系具有自反性。自反性也称“反身性”。一个元素如果等价于自己,那它就具有反身性;这个元素是怎样的,就决定了它的等价元素是怎样的。这样的定义,也许确乎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但显然无助于我们说明“自反”概念和分析“自反批评”问题。

      在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等人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中,自反性(reflexivity)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也是知识社会学中的概念,指原因与结果的循环性关系,尤其指认识或信仰建构之中的循环性因果关系。自反显然是一个渗透性和扩张力很强的概念。它业已把自己柔软的青藤,缠绕到了很多学科的枝干上,于是,便有了认知的自反性、阐释的自反性、制度的自反性和自我自反性等多种延展出来的范畴。但这样的概念体系,对我们解决“自反”问题,似乎也派不上多大用场。

      事实上,略加考索,我们就可以发现,所谓“自反”,实实在在是一个很古雅的中国话语,有着清晰的来路和可靠的出处。《礼记·学记》中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孟子·公孙丑上》中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管子·戒》中则说:“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自反”一语,王文锦在解读《礼记》的时候译解为“自我反省”;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失注,但焦循的《孟子正义》有解:“人加恶于己,己内自省,有不义不直之心,虽敌人被褐宽博一夫,不当轻惊惧之也。自省有义,虽敌家千万人,我直往突之。”②唐人房玄龄注、明人刘绩补注《管子》的解释是:“博学而不反修于其身,心曼衍者,故必有邪行。”③清人黎翔凤《管子校注》也袭用了这个解释。④将“自反”理解为“反修于其身”,虽然也讲得通,但显然不如“反省”更为准确。可见,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自反”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意思,即“己自内省”,更准确地说,即“自我反省”和“自我反思”之义也。这样,以“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为内涵的“自反批评”,就是一个有所依本的合成概念;它不仅堪称规范,而且语义明确。

      那么,“自反批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批评呢?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美丽,敏感,充满活力。她有一双锐利而深邃的眼睛,一双能看得见自己眼睛的眼睛:“她觉得自己简直可以在黑暗中看见自己眼睛的光芒。”⑤一双能在黑暗中看见自己的眼睛,就是一双非凡的眼睛。莎士比亚笔下的许多人物,则有一种“肺腑自语”的能力,即“另一个内在的自己,对这一个外在的自己的分析和评价”。⑥即便克劳狄斯那样的人,也能看到“自己灵魂的深处”,“看见我灵魂里那些洗拭不去的黑色的污点”。⑦所谓“自反批评”,就是有着安娜·卡列尼娜的眼睛的批评,就是能像克劳狄斯那样看到自己的灵魂深处的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