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学中的“文化他性”与“和合之道”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秀文(1982-),女,山东滨州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

原文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文化他性”是教学作为多元文化场域的必然存在。它彰显了教学场域内多元文化主体的独特性、差异性与共在性。对现实教学中“文化他性”的存在样态及其影响进行梳理和剖析,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教学的文化本性和现实境遇。在此基础上,探寻旨在“和合”的新型教学文化伦理的构建,以期为学生健康和谐文化人格的养成提供积极的引领。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3 期

字号:

      “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存在,也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1]文化性是教学的基本属性。在教学场域中,多元文化主体、元素共同在场、相遇、碰撞,并以各自特有的姿态和方式,对教学起着导向、介入或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不仅使得教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实践样态,也对教学中人的成长起着不同的文化引领。因此,正视教学深处潜藏的多元文化的存在,并剖析这些文化的独特性、“他性”以及它们对教学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厘清当前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深层文化根源,也有利于在明晰教学现有文化境遇的基础上,构建旨在“和合”的新型教学文化关系与伦理关系。

      一、教学中“文化他性”的本质意蕴

      对“文化他性”的理解,离不开对“他者”“他性”的阐释。“他者”是外在于我的陌生者?是与我横眉冷对的对立者?是供我经验和利用的客体和对象?还是与我平等、共在、相遇、对话的同行者?是“我与他”的关系,还是“我与你”[2]?在本研究看来,他者不是作为“第三者”、被动的“他”,而是与“我”共同在场、平等对话的、主体的“你”。在此基础上,“他性”旨在体现“我”与“你”的差异性、多样性与共在性。本研究关于“教学中的文化他性”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立场和定位而确立。

      “教学中的文化他性”是教学作为多元文化场域必然而真实的存在。它彰显了教学场域内共同在场的多元文化主体和元素的独特性、异质性,以及它们对教学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这是我们了解真实教学必不可少的文化之维。值得注意的是,对教学中“文化他性”的关切,并不是为了凸显教学中多元文化间的“边界感”和“疏离感”,而恰恰是为了在透析、厘清“文化他性”的基础上,通过彼此的理解、欣赏、对话,更好地构建教学中的“我们感”:教学中的文化主体,在与他者的相遇、对话中,打开“文化自性”的世界,免于文化的孤独与自闭;在“他者的凝视(gaze)”[3]中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省思“真实之我”的存在诸维,并探寻建构更加完满的“文化之我”与“生命之我”。同时,在与他者的交往中,双方不断走向理解与认同,教学文化不断走向和合与共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文化他性”的认识,有助于多元教学主体以文化的理解、对话、容融、依赖为纽带,构建更加深切而牢固的新型教学文化伦理。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阐释教学中“文化他性”的本质内涵,本研究对其基本属性予以进一步剖析:第一,主体性。尽管我们为了区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与独特性而提出“文化他性”的说法,但其实任何“文化他者”都有其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文化自性”:任何文化都有其特有的发展源流、价值诉求、思维方式、文化群体等,这些因素使得该文化具有了相异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因此,研究教学中的“文化他性”,必须了解每一种文化自身的主体特性。第二,差异性。正是因为上述文化主体性的存在,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性、异质性。这也是文化他性最为明显的特征和表现。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使得教学文化多彩繁荣、富有内在生机和活力。第三,共在性。“文化他性”之所以存在,恰恰是因为与其他文化的共同在场和比较。共在性使得“文化他性”的研究有了必要和价值,也为各文化他性之间的互赏、互鉴、对话与认同提供了可能。第四,发展性。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他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随着彼此认识、理解、对话、交往的加深而不断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可能是“文化他性”变得更为显著,彼此更为疏离;也有可能是多元文化在对话、交往中走向认同与容融。也正因为此,不能对教学中存在的多元“文化他性”置之不理,而要给予充分关注,并实施积极、合理的引领。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加合理的教学伦理关系与文化生活。

      二、教学中“文化他性”的现实样态及对教学的影响

      文化他性是隐藏在教学深处的多元文化间的深层关系。它们不仅影响着教学本质的构建,亦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影响着教学“以文化人”目的的具体实现。因此,对文化他性在现实教学中的存在样态及其对教学的不同影响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利于真实呈现新时代教学的文化样态和现实境遇,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本身。

      (一)教学精神文化中的文化他性

      教学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深层而隐性的观念性、价值性文化。它是教学文化的核心构成与灵魂指引。对教学精神文化中“文化他性”进行厘清与辨明,不仅有利于剖析影响当前教学发展的内在文化源流与深层价值诉求,也有利于在此基础上澄明和优化未来教学发展的精神指向。

      1.“教学文化观”中的文化他性

      文化性是教学的基本属性。对教学文化观的合理建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的本真存在,并引导教学的合理实践。而不同的教学文化观,则将教学引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样态。首先,“工具性”与“文化性”的消长。现实中,由于人们偏重教学之于知识传递、技能培训等“工具性价值”的实现,而对教学本然该有的文化性关注较少。教学的文化本性被遮蔽。在此导向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也较少关注文化性的开发和融入,这就大大压制了教学“以文化人”本体价值的发挥。其次,“同质化认同”还是“差异性认同”?教学肩负着引领多元文化主体实现文化认同的使命。但是,对于实现何种“认同”,人们存在着分歧:是“同质化认同”,还是“差异性认同”?“同质化认同”旨在消除教学中多元文化间的差异性、他性,实现教学文化的同质化、“纯净化”。这不仅导致了教学中多元文化的“主体性”被漠视和否定,埋下矛盾的隐患,也会使得整个教学文化场域失去内在的生机与活力。而“差异性认同”则是在正视文化他性的基础上,尊重差异,承认多元,探寻多元文化的理解、对话与互鉴之径,不断实现多元文化的认同与和合。这是教学民主精神的体现,也是教学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构建新型教学文化伦理的重要前提。

      2.“教学目的观”背后的文化他性

      教学目的是教学旨在实现的结果预期,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导向和引领的作用。不同的教学目的观背后蕴含着不同文化主体对教学的不同理解与价值期许。一是“教育性”与“功利性”之争。现实中,教学目的一直徘徊在教学的“教育性”和“功利性”之间。赫尔巴特曾言:“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4]教育性是教学的本体价值和根本诉求。但是,现实中,教学又被当作追求“分数”“升学率”“名校”的工具和途径。教学在“旨在成人”还是“旨在成绩”之间被拉扯、纠葛。二是培养“精英”还是服务“大众”?当教学目的定位于精英的筛选和培养时,只有少部分学生在“精英课程”中游刃有余,而大部分学生则会慢慢变得吃力、落后,直至在“精英考核”中自卑、放弃。而当教学目的关切教学中“大众”的普遍提升和自我超越时,会让更多的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和“节奏”,实现他们天性的解放与发展;但“精英”也需要在同一轨道和节奏上同行,其自身的潜质可能无法得到更好的展现。因此,另一种教学目的诉求自然而生:如何让“所有孩子”实现适合他的成长与发展?三是“教化学生”与学生“自我教化”。教学是以特定的内容和价值来规训和“塑造”学生,还是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判断、选择中学会自我教化?教学目的的终极诉求是“塑造”出“特定规格的人”,还是引领能够运用自身理性对自己的生活、社会担当进行自主思考、选择的有教养的“主体的人”?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目的思考,会使教学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与内在机制,也会衍生出两种不同的师生伦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