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10)10-0016-05 游戏思维在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思想中早已有之,如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至公元前479)所提倡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荷兰文化史学家赫伊津哈(J.Huizinga)所提倡的“游戏人”[1];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所倡导的让儿童“从做中学”[2];有着幼儿教育之父之誉的福禄贝尔(Froebel)提倡游戏教学法,他说:“游戏和语言是儿童生活的组成因素”[3]。所有这些足以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对教育游戏的热衷和研究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冲动,整个教育史上人们都在不断地追求着这个目标。只是由于当时教育环境和媒体技术所限,使得教育名家的思想无法圆满地实现。随着游戏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教育游戏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笔者通过对核心期刊以及博士、硕士论文中有关教育游戏研究论文的梳理,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的趋向及存在的问题,期望从中总结取得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我国教育游戏研究趋向分析 (一)数量分布趋向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以关键词“教育游戏”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论文库、优秀博士论文库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期刊论文36篇,硕士论文50篇,博士论文7篇。如图所示。
2000-2009年教育游戏学术论文统计结果图 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有关教育游戏的研究论文2000年开始出现,之前既无核心期刊论文,也无硕士和博士论文。2000-2009年间发表的有关教育游戏的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大体呈正态分布,2004年出现高峰;硕士论文数量呈偏态分布,2008年出现高峰;博士论文整体处于平缓状态。从图中的整体趋向来看,有关教育游戏的相关研究逐年呈上升趋势,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前几年主要以发表期刊论文为主,近几年,硕士和博士论文也开始更多地以教育游戏为研究选题。这说明人们对教育游戏研究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层次正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员开始参与到该研究领域,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 (二)内容研究取向 通过细读文献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我国教育游戏研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研究重心由游戏转向教育 早期的教育游戏研究更多倾向于数字游戏本身具有的游戏性和教育性[4],想单方面从游戏中找到教育的途径,忽视了教育和游戏的结合,忽视了教育本身的游戏属性挖掘。因此,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教育游戏的研究重心开始转移,更多的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游戏,研究适合教育的游戏,研究能够和教育默契融合的游戏[5]。从教育出发研究教育游戏才是教育游戏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教育游戏的本质所在[6]。 2.研究行为由个人自由发挥走向团队协作 从2000年开始,教育技术学专业学术期刊开始陆续刊载有关教育游戏的论文,有普通期刊,也有核心期刊,有青年学者的论文,也有专家博导的论文。这些论文大多以表达作者个人对教育游戏的认识和观点为主。虽然起初发表的论文数量并不多,但却引起了教育技术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2006年,在李艺教授的倡导下,我国成立了教育游戏研究协作组专业委员会,其办公室设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游戏研究中心,并先后组建了18个教育游戏研究基地[7],参与的有高校、中小学(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各级教研组织、研究所、教育有限公司(中和利达教育有限公司)等。从2007年开始,我国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2007、2008、2009)全国教育游戏专题研讨会,已经形成了重点高校带头,其他学校、研究所、公司自愿参与的规模化、系统化研究团队。为我国教育游戏的研究、设计、开发、推广、实验、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研究方式由理论转向实践 教育游戏是将教育的游戏性和游戏的教学性结合起来,渗透到游戏产品中去,落实到学习实践中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的[8]。目前对教育游戏的研究已从过去的纯理论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开始重视调研、座谈、参观、听课、作品开发、专题网站建设等形式的教育游戏应用研究。并建立了很多教育游戏专题网站,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游戏研究中心开办的教育游戏研究网,长沙七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教育游戏网等,也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教育游戏作品,如休闲小游戏、益智小游戏、学科知识小游戏、网络教育游戏等。 4.研究过程重视设计、开发、实验一体化 起初的教学游戏开发基本上是个别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发的教学小游戏,也有部分属于电脑爱好者用自己擅长的技术开发的一些具有娱乐性的教学小游戏。自2007年全国教育游戏研讨会召开以来,在教育游戏的研究中强化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重视设计、开发、实验一体化的同步研究,使教育游戏研究开始走向正规化、规模化、系统化、科学化、教育化和实践化。一年一度的全国教育游戏研讨会把我国教育游戏研究推上了快车道,建立基地,专家带头主持,国家立项,爱好者参与,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