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经济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成功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中国经济面貌的改变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也表现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在迈向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时间节点,以历史的眼光来分析过去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特征、路径并进行总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还少有文献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过测算与分析,为补足这一研究空白,本文以1952-2018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测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数据限制,实际测算67年)的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数据,总结了变化特征,以期为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测算与评价 (一)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合成方法选择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算方式有多种①,本文选择合成复合指数(QEGI)的方法进行测算。对于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部分借鉴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19》,但由于报告测算的是各省的截面数据,部分指标对于测算长时间序列的本文来说并不合适,为避免把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设计成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②,在不失科学合理性且满足简洁实用原则目标下,本文的指标选择力图全面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各个方面,且每一方面尽量采用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最终选取了31个指标,见表1。 表1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指标体系
维度指数 | 分项指标 | 基础指标 | 计量单位 | 指标属性 | |
| | | | 正指标 | 逆指标 | 适度指标 | |
经济增长的效率 | 生产率 | 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 1952年=100 | √ | | | |
| | 资本生产率 | | √ | | | |
| | 劳动生产率 | | √ | | | |
经济增长的结构 | 产业结构 | 工业化率 | % | √ | | | |
| | 产业高级化指数 | | √ | | | |
| 投资消费结构 | 投资率 | | | | √ | |
| | 消费率 | | | | √ | |
| 金融结构 | 存贷款余额/GDP | | √ | | | |
| | M[,0]/GDP | | √ | | | |
| | 境内上市公司数 | 家 | √ | | | |
| 国际收支结构 | 进出口总额/GDP | | √ | | | |
| 城乡二元结构 | 二元对比系数 | | √ | | | |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 产出波动 | GDP指数 | 上年=100 | | | √ | |
| 价格波动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上年=100 | | | √ | |
| |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 上年=100 | | | √ | |
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 | 福利变化 |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 元 | √ | | | |
| | 居民消费水平 | 元 | √ | | | |
| 成果分配 |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GDP | | √ | | | |
| | 基尼系数 | | | √ | | |
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代价 | 资源消耗 | 单位GDP能耗 | 吨标准煤/万元 | | √ | | |
| | 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 | 吨/亿元 | | √ | | |
| 环境污染 | 单位GDP废水排放量 | 吨/万元 | | √ | | |
| | 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 吨/万元 | | √ | | |
国民经济素质 | 基础素质 | 公路里程 | 万公里 | √ | | | |
| | 铁路营业里程 | 万公里 | √ | | | |
| | 邮政营业网点 | 处 | √ | | | |
| 信息化素质 | 快递量 | 万件 | √ | | | |
| | 每万人电信交换机容量 | | √ | | | |
| | 电话普及率 | 部/百人 | √ | | | |
| 能力素质 | 每十万人高校在校生数 | | √ | | | |
| | 每百万人公共图书馆数 | | √ | | | |
一些指标具体说明如下:真实GDP,采用连乘GDP指数的方式计算得到以1952年为基期的真实GDP。资本存量,借鉴张军等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③。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求得各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令1952年为100,得到以1952年为基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投资率和消费率的适度值分别为0.38和0.6。关于GDP指数的适度值,本文计算出全样本期指数的平均值为108.25,这一数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GDP增长的长期趋势速度,因而把其作为适度值。一般把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逆指标,但本文认为两指数小于100则说明有通货紧缩现象,这同样是一种价格波动,因而把它们定为适度指标,适度值均为100。缺失数据的处理如下:二氧化硫、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以及快递量的缺失年份值以线性插值法补全,1952-1989年的上市公司数赋予零值。对于各个指标的去量纲化,借鉴王小鲁等的处理方法④,采用极差变换法进行消除。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CEIC(环亚经济)数据库等。 对于复合指数的合成,部分文献采用主成分分析等客观方法,此类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结果是根据数据本身的特征得出的,但也存在跨期不可比、缺乏经济合理性等问题。因此,借鉴项俊波⑤、王小鲁等⑥研究成果,本文使用加权平均法,分两步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首先,经济增长质量六大维度的重要性程度很难进行区分,因而对每一维度赋权1/6;其次,对于各个维度中的具体指标,由于本文选取的均是最有代表性的变量,为简单起见,也采用等权重进行分配。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并有着直接的经济直觉性,可方便地进行跨年比较,也被已有研究证明是相当稳健的。 (二)1952-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果与分析 由于数据限制,本文的测算时段为1952-2018年,总共67年,结果如表2和图1所示。 表2 1952-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
年份 | 指数 | 年份 | 指数 | 年份 | 指数 | 年份 | 指数 | 年份 | 指数 | |
1952 | 3.1448 | 1966 | 3.5785 | 1980 | 3.5687 | 1994 | 3.8631 | 2008 | 5.9602 | |
1953 | 3.1801 | 1967 | 3.3644 | 1981 | 3.7743 | 1995 | 4.2883 | 2009 | 6.3045 | |
1954 | 3.3751 | 1968 | 3.3867 | 1982 | 3.8773 | 1996 | 4.834 | 2010 | 6.3333 | |
1955 | 3.4725 | 1969 | 3.4034 | 1983 | 3.9233 | 1997 | 5.1934 | 2011 | 6.4406 | |
1956 | 3.6505 | 1970 | 3.467 | 1984 | 4.0286 | 1998 | 5.1995 | 2012 | 6.8154 | |
1957 | 3.632 | 1971 | 3.6115 | 1985 | 3.8462 | 1999 | 5.2377 | 2013 | 7.0961 | |
1958 | 3.8654 | 1972 | 3.5886 | 1986 | 4.1741 | 2000 | 5.347 | 2014 | 7.31 | |
1959 | 3.8595 | 1973 | 3.693 | 1987 | 4.2277 | 2001 | 5.4787 | 2015 | 7.563 | |
1960 | 3.4687 | 1974 | 3.5745 | 1988 | 3.7521 | 2002 | 5.5956 | 2016 | 7.7511 | |
1961 | 2.0843 | 1975 | 3.694 | 1989 | 3.8088 | 2003 | 5.628 | 2017 | 7.9533 | |
1962 | 2.853 | 1976 | 3.4901 | 1990 | 4.6386 | 2004 | 5.5791 | 2018 | 8.0745 | |
1963 | 3.0014 | 1977 | 3.5824 | 1991 | 4.7084 | 2005 | 5.8166 | | | |
1964 | 3.1165 | 1978 | 3.6316 | 1992 | 4.5763 | 2006 | 5.9274 | | | |
1965 | 3.3638 | 1979 | 3.7195 | 1993 | 4.1517 | 2007 | 5.88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