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韧性教育:赋能学生在日益复杂世界中幸福成长

作 者:

作者简介:
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沈书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2020年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发生以后,世界经济论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纲领提出,数字韧性教育必须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进行未来必须的生命技能教育。“韧性”是一个生态学领域的概念,指向描述复杂的生态系统在适应外部变化的过程中具有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基于“韧性视角”,将韧性思维引入到社会、家庭与人的发展成长之中,韧性思维逐步成为了赋能人的幸福成长的基本思维。在数字化生存的背景下,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体在利用互联网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都会相应地增大,因此需要数字韧性教育。这里的“数字韧性”是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空间的能力,强调的是个体适应技术环境所需要具备的健康生活范式与高幸福指数。数字韧性成为当代人所具有的综合素养体系中的基础素养,表现出“元素养”属性。目前我国数字化背景下的学习新常态,使得学习行为与数字化之间变得密不可分。数字韧性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意义不谋而合。数字韧性教育,就是要经过设计变化的学习空间与适度的干预机制,引导学生从学习的个体自我性过渡到生活的社会复杂性,提升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品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世界。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20)04-0003-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20.04.001

      “韧性”(Resilience)一词本来是一个生态学术语,用于描述复杂的生态系统在适应外部变化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性与适应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数字化”的依赖,数字生活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数字智能(素养)”正在成为描绘学习力的新视角。考察数字智能高低的指标很多,在所有指标中,一些研究组织或学者提出,“数字韧性”(Digital Resilience)是判定数字智能的基础指标。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学习方式与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速度也在加剧,是否具有数字韧性已经成为当代学习者能否积极面对变化世界的基本素养。对学习者进行“数字韧性教育”,既是数字时代的自然诉求,也是提升学习者的幸福品质,促进其终身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韧性建设:面向复杂世界的共同议题

      早在1973年,学者Holling(1973)在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为阐述在存在外部干扰因素的时候,系统如何保持持久的平衡性或恢复到原初的状态,就使用了“韧性”(Resilience)和“稳态”(Stability)两个术语,其中韧性指向系统的持久性,稳态则指向系统的恢复能力。

      1.韧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

      韧性从一个普通的生态学领域概念,逐步进入不同的领域,演化成一个与“思维”相关的概念。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学者Folke(2003)从人类对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人类生态圈的形成的关系出发,思考流域管理与人类文明形成的关系,并以“韧性构建”的思维分析了社会生态系统形成的基本过程。他在梳理大量研究后发现,“韧性视角”已经成为研究者分析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性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尤其涉及跨学科领域,需要人们开展合作并考虑如何保持持续发展时,“韧性思维”(Resilience Thinking)就显得特别重要(Folke,200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中,韧性一词经常被用于描述某一个特定的系统,强调该系统不同主体适应外部动态变化的特性,包括在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组织系统等领域中。我国学者也经常运用韧性思维来解决不同领域的相似性问题,解决系统的适应性与发展性问题,譬如: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李海垒等,2006;胡月琴等,2008)、城市防灾建设(王峤等,2018;赵志庆等,2018)等。

      从分析系统的韧性属性,再到以韧性思维来解决一些复杂的系统问题,进而将韧性思维引入到社会、家庭与人的发展和成长之中,从个体对于外部环境的生存适应,到对个体健康成长的关注,韧性思维逐步成了赋能人幸福成长的基本思维方式。

      2.韧性管理:认识复杂系统的多种角度

      Brand等学者认为,韧性一词从生态学领域延展到社会学领域,已经被广泛重构,成了一个跨学科的术语。通过对韧性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可以将其概括为3大类10种定义:第一类作为生态学概念,包括原始生态学、拓展生态学、系统启发式、操作性、社会学、生态经济学6种定义;第二类作为混合型概念,包括社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两种定义,第三类作为规范型概念,包括隐喻型、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两种定义(Brand et al.,2007)。

      Walker等学者在论述社会生态系统的管理时,提出了“韧性管理”(Resilience Management)的概念。他们认为韧性反映的是系统的适应性能力,表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系统的变化承载能力,即当系统遇到外部变化,需要考查在承受多大的变化时,系统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的功能与结构;二是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即当系统在遭遇变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系统内部或外部的管理者干预,或系统内部不同个体的自我调节,使系统继续保持原有的运行秩序;三是系统的学习与适应力,即系统中的个体不断学习与调整,使系统能够在适应变化的条件下维持系统的组织状态(Walker et al.,2002)。

      3.韧性内涵:适应复杂世界的基本属性

      综观不同领域对韧性的定义发现,所有的定义虽然在形式上或内容表达方面存在差异,但基本上都强调了一些共同点。所谓韧性,是指某一个特定的系统(包括个体或组织的、自然或社会的)在遭遇持续的变化过程中,系统能够维持其基本结构,能够适应变化并逐步发展的一种属性。韧性具有的重要特征:一是强调跨领域性。韧性并不是某一个系统的专有属性,而是系统的普遍属性。二是主张边界模糊性。韧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系统与外部世界的不断交往过程中持续构建的。三是体现适应性。韧性可以使得系统能够维持原有的基本状态,同时又能够适应外部的变化而不断建立新的状态。四是倡导灵活性。韧性的形成与系统所处的环境或空间有关,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又有一定的发展性。

      二、数字韧性: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素质

      1.韧性思维视角的学习力

      学校教育是学习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习力的价值实现却需要通过学生的社会适应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体现出来。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有一批学者致力于学习力构建(Building Learning Power,BLP)领域的研究,并形成了许多成果。描述学习力可以有多个不同视角,Claxton教授从人与世界关系的视角,结合问题解决的需要,阐述了学习力的内涵,并提出了以“4R”(Resilient/Resilience,Resourceful/Resourcefulness,Reflective/Reflection,Reciprocal/Relationships)作为衡量学习力的重要维度(Claxton,20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