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9)03-0016-14 一、“一带一路”教育研究文献计量的框架设计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这是中国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东中西互济、海陆统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因如此,国内外研究者也将‘一带一路’称为中国自1979年以来的‘第二次开放’。”[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各国之间的文化教育合作交流带来了契机。“由于国情差异,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有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2] “研究者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3]“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仅包括硬实力的互通联系,也包括文化互通、人才交流等软实力。其中“人才是战略实施的基础、核心要素。”[4]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在2015博鳌亚洲论坛演讲中指出,“人才因素是‘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关键。东盟国家拥有大量的青年群体,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优势。”[5]没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就难以打开与别国交流合作的大门,“就难以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掌握话语权”[6]。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对于“一带一路”教育研究都秉持支持的态度,认为应该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教育研究,促进国际间的教育与合作。 本研究将着力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一带一路”教育研究的总体数量规模情况,即“一带一路”教育研究的全球占比情况;二是“一带一路”教育研究的类型特征,包括地区特征、国别特征、作者特征、期刊特征等。按照全球较为通用的期刊标准,本研究检索分析了全部216种教育类SSCI期刊的发文情况,具体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类SSCI期刊发文分析框架 二、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开展研究数据分析,选择"Web of Science TM Core Collection"即WOS核心库数据,以此增加研究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检索:在基本检索中选择“出版物名称=”,选择了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2011年公布的所有与教育相关的SSCI期刊,共217种①。时间跨度为2006年到2016年;类型为文章"Document type=Article"。导出: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将WOS数据库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导出,在NoteExpress中导入题录时,“当前过滤器”要选择Web of Science,进而将文献导入软件中。清洗:在NoteExpress中搜索标题中出现“一带一路”国家的文献,将重复记录删除,将不符合“标题中出现‘一带一路’国家”的文献记录删去。记录:将搜索到的相关文献中的标题、期刊名、期刊影响因子、总作者数、第一作者机构名称及其所属国家、通讯作者机构名称及其所属国家一一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及每一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布总数也记录下来,从而有一个宏观意义上的认识。分析:将记录下来的数据从总体发布情况和各部分内容的具体情况通过统计软件SPSS来分析“一带一路”教育研究的现状。 三、“一带一路”教育类文章发表情况分析 (一)数量少,分布不均 笔者从216种期刊中检索出有关于“一带一路”65个国家的文献,结果显示216种期刊的总体发布量是121 911篇,而“一带一路”国家的发文量仅为2 853篇,仅占总文章数的2.3%。从总体发表数量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学术研究处于弱势地位。笔者进一步检索出65个国家各自发表的文章,其中东亚地区仅有14篇、东南亚地区766篇、西亚1 023篇、南亚495篇、中亚19篇、中东欧536篇,为更深入、直观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研究状况,课题组记录了每个国家的具体发文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亚地区发文数量最多,占到总数的35.9%,中亚地区的发表情况不容乐观,11年间仅存19篇相关文献。发表文章数量较多的国家依次是土耳其、印度、新加坡、以色列、马来西亚、伊朗和俄罗斯。其中,新加坡、印度和俄罗斯等国是典型的高等教育大国或强国。而土耳其、伊朗等发文量也较多,值得中国学术界在“一带一路”教育研究过程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