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与文学创作的新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关于文学与科技的关系,人们多看到高科技对文学的冲击和造成的威胁,关于高科技对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影响涉及较少。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文学与科技的关系是一个“破坏和补偿”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方面高科技使传统文学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遭到瓦解,另一方面又为文学打开了新的窗口。高科技不仅刷新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而且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和想象,催生了新的文学样式和结构方式,并由此构成对文学观念的重构。同时,当代文学创作又需要保持对科技的反思与超越,提醒人们警惕科技的负面作用,并通过发挥文学的特性和优势,推进人类在高科技时代诗意地栖居。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9 年 08 期

字号:

       文学与科技的关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高科技时代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加以审视和提炼的课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艺与科技的关系有过深入探讨,其成果为今天中国学者研究文学与科技的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科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研究不多,即使论及也多关注高科技带来的问题,他们忧虑的是科技的高速发展会给文学创作活动乃至人的完整性带来伤害,而有关科技对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影响认识不足①。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处的后工业化社会是有区别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高科技给社会生活和文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主要着眼于批判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则需要根据中国当代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更深入辩证地认识文学与科技的关系,重新思考已有定论或尚未探讨的问题,为解决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科技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智慧。

       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社会面貌,而且也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包括塑造着新的文化和文学。高科技到底给文学属性和文学创作带来怎样的变化,在高科技时代如何促进文学的更新和发展,如何恰当地处理文学与高科技的关系,等等,这些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认真对待和研究。

       一、高科技与文学的“生存”

       这里的高科技主要指20世纪以来所产生的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其中与文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数字技术。《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曾把世界分为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②,即“由原子构成的真实物理世界与基于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媒体文化共同构建的社会”③。这也是工业时代与高科技时代的重大区别之一。

       (一)数字技术对文学的挑战

       随着数字技术的延伸,高科技与人们的生活乃至人的感觉联系更为紧密,包括人的心理“这一私人空间已被技术所侵占和削弱。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占据个人的全部身心”④。面对数字技术尤其是虚拟现实(VR)和人工智能(AI)的冲击,文学艺术的基本属性受到挑战,高科技时代文学的生存也成为一个问题。

       虚拟现实主要是指由计算机生成的沉浸的、交互的体验,它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光电成像技术、传感技术等创建的一个具有视听触嗅味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人们借助各种设备沉浸其中,在交互中产生类似于真实环境下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人们带上VR眼镜,手持一个控制柄,就可以从不同的位置观看不同空间,并且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不同的心境和节奏。多感官的感知也属于虚拟现实的范围,除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的三维立体图像带来的视觉感知外,虚拟现实还可以给人们带来听觉、触觉、力觉、运动乃至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体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巨兽出现,洪水滔天,这些人造的世界景观同样引起人们的惬意、兴奋和惊恐,等等。在虚拟现实中,物理世界是缺位的,由此,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需要重新审视。

       人工智能则是通过符号运算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虽然人工智能这个词在20世纪中叶才出现,但其发展速度惊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开始由机器担任,甚至一些重要的决策也依靠大数据做出。如今,人工智能已构成了对文学创作主体的挑战,用计算机写作成为现实⑤。2017年,机器人小冰学习了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手段模拟人的创作过程,花费100小时,训练10000次以后,就拥有了现代诗歌的创作能力。只要人们给一点提示,如一幅图片或几个关键词,它就可以从数以万计的诗歌中寻找合适的字词组成诗句,写出的诗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也是在2017年,韩少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一文,声称机器人写作已经不再是臆想了⑥。不过韩少功仍很自信,他认为只有人才拥有情感和思想。关于这一点,帕斯卡尔也说过,“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其中“思想”成为人的高贵的本质特征。但是,当今人工智能的研究并没有止步,机器人已开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自行选择、学习和转换,从而具有某种富有创造力的行为,尤其是研究者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机器人如何同时具有IQ与EQ,就像美国影片《人工智能》和《机械姬》所展望的那样。当拥有了高级智慧的机器人出现时,它(她或他)不仅能够思考而且具有情感后,那么,“思想”“情感”就再不是人的专利了。而这样一来,在改写人的定义的同时也将带来对文学性质的改写,甚至构成对人类的威胁。

       (二)文学与科技相向而行

       高科技是否真的是文学的梦魇,人们经常引用美国学者J.希利斯·米勒教授的《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文学将要终结》的发言及相关论文《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来证明文学的窘境。其实,这篇论文需要完整理解,米勒教授在开篇引用了德里达在《明信片》中主人公说的一段话:“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⑦不过,与黑格尔所预言的艺术终结的观念不同,米勒本人在表达了这种担忧之后,又认为这是一种常态,“文学从来不是正当时”。文学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文学从来就不是一个幸运儿,她总是面临种种挑战。正如米勒所描述的那样:“文学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坑坑洼洼、因特网之星系上的黑洞——作为幸存者,仍然急需我们去‘研究’。”⑧

       文学作为高科技的“幸存者”,之所以能够顽强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缘由。从人类的精神生活需求来看,文学不可能消失,因为人们的感情、感觉、想象需要寄托。美国一位学者曾说:“自从十八世纪小说问世以来,批评家们谈论某种形式即将死亡就已周期性地成了一种时尚。”⑨但无论是尼采宣称“上帝死了”,还是巴特宣告“作者死了”,或是加塞特所谓的“小说死了”,整个文学史的发展仍在不断的交替和创新中向前推进。我们深信,将来的文学也许会改头换面,但它的特质依然存在,文学始终是人类想象和激情的家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