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民性原则:列宁的阐释与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晓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原文出处: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内容提要:

列宁丰富、扩展、深化了世界文艺思想史上“人民性”的内涵。列宁所处的历史时代是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列宁关于“艺术属于人民”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来源于以普希金、托尔斯泰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文学遗产。列宁的艺术人民性思想既是文艺批评的重要标准,也是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文艺政策上的鲜明宗旨和具体措施。它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艺术批评依然具有深远的启示:人民大众的生活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源泉,只有充分理解并提高人民的审美趣味,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才能双轮驱动,共创世界文艺的繁荣。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9 年 02 期

字号:

      人民是世界文艺创造的主体,艺术属于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一。革命导师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不仅在与德国共产党领袖克拉拉·蔡特金的谈话中首次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属于人民”这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①,而且丰富、扩展、深化和创新了世界文艺史上“人民性”的思想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思想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②在新时代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深入研究列宁的文艺人民性原则,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学,发展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继承

      艺术与人民的关系是世界文艺史和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世界文学史上,史诗、民间歌谣和神话寓言的创作主体大多是出身下层的劳动民众,其创作天然具有人民性的品质;而随着文学的发展与进步,不少出身虽然高贵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却也具有同情下层劳动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写出了具有人民性的作品,这就是文艺人民性思想形成的文论创作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时,科学地阐释了艺术与物质生产劳动的内在关系,强调了人民大众,特别是劳动大众在文艺创作与欣赏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艺术人民性理念之所以成立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指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③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关注劳动大众的文艺和反映工人阶级思想与进步倾向的文艺,即重视十九世纪的文艺人民性问题。首先,是聚焦他们所处时代欧洲文艺创作中描写对象的变化,关注穷人和受轻视阶级的“生活和命运、欢乐和痛苦”④。与此同时,他们批评德国某些作家在社会主义者已经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歌颂卑微胆怯的“小人物”的水准上,而没有“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呼吁文艺作品要表达劳动大众的普遍情绪。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不仅亲自翻译了英国工人诗人爱德华·米德的诗歌《蒸汽王》,而且赞扬诗人表达了工人阶级的普遍情绪,为具有人民性的英国无产阶级诗歌大唱赞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集中论述的是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作家中的人民性倾向。他们对挪威和俄国的进步文学有充分的肯定:“挪威在最近二十年中所出现的文学繁荣,在这一时期除了俄国以外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媲美”⑤;对英国早期无产阶级和进步作家创作,如对“宪章派诗歌”的人民性倾向赞赏有加;对以鲍狄埃为代表的法国巴黎公社的诗歌、西西里纺织工人的诗歌也十分称颂;在工人阶级的文学创作中预判未来社会主义文学发展趋势,肯定人民作为文艺批评主体的权利。这些都是对发展中的文艺人民性予以肯定的体现。

      列宁时代是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蓬勃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俄国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农民也参与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之一。苏维埃工农政权的建立,像肖洛霍夫这样的来自农村的作家加入苏联文学创作者行列后,社会主义文学人民性就具有了在内涵上扩展与充实的社会基础条件。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告人民书》《共青团的任务》《现实的主要任务》《伟大的创举》等论著和讲话中,特别是在与蔡特金的重要谈话中都论述过人民性问题。列宁注意到并提醒,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包括文学在内的苏俄文化建设事业,不仅是俄国工人阶级的事业,也是俄国农民的事业,这一认识扩展了无产阶级文化的人民性思想内涵,为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列宁这些光辉论著和文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人民性思想的一个创新,充分显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列宁文艺人民性思想的俄国文论资源

      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同时,列宁的文艺人民性思想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文论资源来自俄罗斯民族文学思想。列宁在所阅读的俄国古典作家中最欣赏的三大作家——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车尔尼雪夫斯基——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三位经典作家都是艺术人民性的典范。

      从列宁对俄罗斯古典艺术的钟爱可以看出,他的审美趣味选择,不完全是出于个人的偏爱,而是体现着他一贯坚守的艺术人民性的原则。十月革命后,列宁十分关心俄苏一代新人的阅读兴趣。下面就是列宁与青年学生关于阅读的一次对话:“‘你们读些什么书?普希金读不读?’——‘啊不,’不知是谁急忙地说,‘他不是资产阶级么?我们读的是——马雅可夫斯基。’伊里奇笑了笑:‘依我看,普希金更好一点’。”(《列》:398)从这个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中,列宁毫不犹豫地选择普希金这样的以人民熟悉的审美趣味与方式写作的古典作家,一个重要缘由就是以普希金为代表的文学家们的创作思想、创作语言和创作风格更接近俄罗斯普通劳动者的审美趣味,接近俄罗斯人民。列宁关于文艺人民性的民族文学思想资源,首先就来自于普希金为代表的进步文艺创作。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从来没有一个俄罗斯作家像普希金那样真挚而亲切地同人民结合在一起……在普希金的身上确实有某种真正与人们血肉相联的东西,这种东西几乎达到真挚动人的地步。”⑥

      普希金创作思想的人民性是俄国进步文学人民性思想的源头。别林斯基、杜波罗留波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家的文艺人民性思想正是来源于普希金,他们在普希金之后对这个进步思想又做了更鲜明的阐发。别林斯基把普希金看作是人民文学的代言人,直接称普希金是“俄罗斯人民的诗人、人民的诗人”。正如苏联美学家布尔索夫所言:“别林斯基在普希金的天才中看到了人民天才的体现,别林斯基第一个把普希金的创作同俄国人民的历史道路及其命运联系起来。普希金体现了人民的雄伟气概……别林斯基是通过普希金的全部创作来证实他的人民性的。”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