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52(2018)03-0099-0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什么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什么样的优秀文艺作品”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见仁见智,存在着许多不同甚至相互抵牾的回答:有人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出发,认为接地气、反映群众真实生活的作品是好作品;有人认为文艺作品是纯形式的,评判文艺作品毋须顾及作品的内涵和内容;有人从读者接受层面对文艺作品予以评判,认为能够引起强烈共鸣的作品就是优秀作品;有人从商业化角度出发,认为衡量文艺作品应着眼于市场回报;更有甚者则认为衡量文艺作品并没有客观标准,可以随意率性为之。由于评判标准的差异、冲突,一些人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理解偏差,甚至为一己之私,对原始展示丑恶和低俗本能的作品津津乐道,对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损污英雄的错误倾向置若罔闻乃至推波助澜;也有一些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屈从于商业、金钱、权力、美色,以致人情批评、面子批评、红包批评等极为恶劣的情况在文艺界恣行。究竟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才是优秀文艺作品?纵观全部人类艺术史,的确没有绝对一致的标准,但艺术精品又总是呈现出健康和进步的态势,符合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大多数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衡量文艺作品的好坏优劣,应当有一套相对客观、合理的标准,这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也是人们获得认知世界统一性的体现。无论是从诸如“思无邪”、①“文质彬彬”、②“发乎情,止乎礼义”③等古代品评中发展出的文艺评判准则,还是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这一最高的标准,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诸如“思想性”、“审美性”、“娱乐性”等不同标准,都是为寻求特定历史时期相对客观合理的文艺作品评判标准所作出的尝试。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⑤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强调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实际上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对“什么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什么样的优秀文艺作品”所作出的创新性回答。其中,“思想精深”指向文艺作品的“思想标准”,“艺术精湛”关涉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制作精良”则指向评判文艺作品的“质量标准”。判定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关键就在于看其是否实现了思想标准、审美标准和质量标准的统一。 一、思想标准:倾向性·真实性·情感性 “思想精深”是从思想意蕴层面对文艺作品提出的要求,主要涉及对文艺作品倾向性之正误善恶、真实性之有无高低、情感性之强弱浓淡的考量。思想标准在内涵上比单纯的政治标准、道德伦理标准、社会历史标准等要更为宽泛,且内在地包含政治、道德、伦理、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好的文艺作品应当符合“善”、“真”、“情”的要求:在思想倾向性和价值导向性上是向上、向善的;在可信度上是内容真实、态度真诚的;在情感性上是将充沛的情感融注于作品之中,反映人民的真情实感,能够让人民从中体会到人间真情的。 (一)倾向性。“善”指向文艺作品的思想倾向性和价值导向性,体现的是作品的道德、伦理内涵,决定着文艺作品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给人以“价值引导”和“精神引领”的,文艺要有“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⑦倡导文艺作品“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弘扬正能量”、“向高尚的道德聚拢”,都是对文艺作品“善”的层面的要求。一部优秀文艺作品在思想倾向性方面应当是“善”的,这种“善”在当前条件下具体表现在:一要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⑨在文艺创作中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文艺作品倾向性标准的充实。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文艺当然不能例外。一部文艺作品优秀与否,最根本之处在于它是否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