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接受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河北学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文学阅读中,同一部作品,对于知音来说,它是“巍巍乎高山,洋洋乎流水”,对于不懂文学的读者,它却只能是“对牛弹琴”。战国时楚宋玉曾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1]。这里讲的故事,本身就引发了一个艺术接受学的问题。及至当代,高雅文学、先锋文学、通俗文学都拥有各自不同的读者共同体,这一现实,要求文艺作出理论上的回答。古今艺术实践启发我们认识文学阅读中的接受度问题,研究阅读主体前理解结构的演变。

      一、张力结构和接受度

      格式塔心理学派用场过程、格式塔情境、异质同形论来解释审美的艺术活动。提出了艺术心理活动的整体观和结构观。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活动中主体存在两种感知:脑外感知与脑内感知。“脑外感知是大脑以外的事件的直接刺激。这些事件可以发生在我之外(如我看见奔命的耗子)或发生在我身上(如我感到饥饿)。脑内感知则只限于大脑以内的活动的刺激,诸如观念、欲望和表象”[2]。这两种感知之间存在的同形对应,是客观的物理场与心理场之间的对应。因为在阿恩海姆看来,在外部事物、艺术本文式样与人的知觉(尤其是视知觉)和内在情感之间,有一种根本的统一: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式。一旦两个饥饿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即所谓异质同构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阿恩海姆指出:

      我们发现,造成表现性的基础的是一种力的结构,这种结构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不仅在于它对那个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在于它对于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有意义。……不论是在我们自己的心灵中,还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不论是在人类社会中,还是在自然现象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基调。……我们必须认识到,那推动我们自己的情感活动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只有这样去看问题,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以及这个整体的内在统一[3]。

      阿恩海姆认为引导艺术家和鉴赏家的都是同样的力,这是构成知觉的基础。他认为,力的样态中存在着“推力”或“拉力”,其相互作用形成了趋向于力的平衡和形的完整的总体指向[4]。传统理论将艺术中的情感情绪等心理活动静态化、固定化,而格式塔心理学则将之作为一个动态的场过程来考察。心理作用与艺术对象之间两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具有张力的场。这种张力形成的场效应即是“完形趋向”或“完形压强”[5]。西方心理学家埃伦茨维希指出,“完形心理学家将艺术看成人类心理努力争取具象完形的最高表现”[6]。“完形心理学将这种具象趋向称为‘完形趋向’(gestalt tendency)。引起我们注意的具象形式(完形)具有简洁、明确、整一等等形式特征;这些特征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审美意识上的‘优格式塔(good gestalt),”[7]这种完形趋向或完形压强,形成了一种“推力”,它推动着双向建构的格式塔的形成,推动着艺术活动的动力过程。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作为一种理论假设有着实证主义和机械论的明显痕迹,但我以为,它将艺术过程描述为两种力相互作用的动态活动的场过程,将“脑外感知”与“脑内感知”统一起来,看作力的式样的异质同形,将格式塔看作一个双向的“组织”、“建构”活动的产物,将知觉思维看作各种不同要素在场过程中互相作用不可分离的效应,都是十分深刻的见解,对于我们研究阅读过程中的阅读主体与本文的相互作用,极富启发和借鉴意义。

      借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概念,我认为,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存在着由本文的艺术水准、结构样态形成的一种力的式样和由读者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构成的另一种力的式样。阅读则构成了相互接合的场过程。二种力的样式在阅读场中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自身具有内在的趋向“优格式塔”的完形压强。当两种力的式样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相互调节,达到异质同形时,便构成了成功的阅读,读者因而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愉悦。

      任何一部文学本文总是处在与其他本文相互联系、比较、对立和同一之中。这就是文学的“本文之间性”。文学的本文之间性确定了一部作品在与其他作品的比较中所具有的审美水准、艺术个性、独特风格、特定形式、创新技巧等。本文之间性以整个艺术本文的整体联系为背景,确定此一本文在整体联系之网上的位置。因而,每一本文都在与其他本文的比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力的式样或力的曲线。

      每一本文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读者群。这是由阅读兴趣、审美能力、接受程度、鉴赏水准不同的读者构成的阅读共同体,是一种通过阅读进行对话与交流的“无形学院”[8]。每一阅读共同体,以至每一位读者在进入阅读时都已具有一种先在的审美经验、艺术理解与鉴赏水准,形成迎纳本文的艺术前理解,同时在对本文的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运动及变异。这就形成了另一种力的式样,或者称作力的作用曲线。

      在阅读动力承,两种力的式样在运动中互相作用;相互调节,相互交叉。我以为,从根本上讲,本文艺术形式的力的式样与读者前理解结构的力的式样永远不可能完全同形或同构,而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或接近。这就形成了阅读活动中的接受度问题。

      所谓文学阅读的接受度,指文学接受的质的临界点。是阅读中两条力的曲线的相交点,是两种力的式样的最佳相似(同形)点。是量变到达质变的“度”。实际上,在阅读中并不是所有的本文对所有的读者都适合,易言之,不是所有的两种力的曲线都有可能相交,或都能达到异质同形。这里存在着双向的选择。对这一部分读者适应的本文可能永远也没有进入另一部分读者的视野。反之,本文也因审美形式、文学体裁、艺术题材、主题内容、创作背景、语词方式等选择着读者。所以我所说的文学接受度,是本文与读者间相互容纳的程度,是达到阅读的最佳审美效果的质的临界点。超过或低于这一度的界线都不能达到最成功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