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玉刚(1969- ),文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等。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文艺思想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重申了文艺的人民性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性坐标,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功能论、价值论和批评论,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思想指南。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8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8]08-0011-09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新时代并非简单的历史判断和实践的延续,而是重大政治判断和价值判断,它意味着历史新纪元的开启。新时代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成功,“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这条道路成功的密码,是文化自信彰显的根本。文化自信的彰显,既依存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显现于当代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源自于文艺的经典化追求,以及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自觉。可以说,人民性价值取向是彰显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自信的内核,它使当代中国文论的根扎在神州大地上,浸润在人民话语的土壤中,形成了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世界鲜明地亮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张扬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它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显现,又是全球化语境下道德感召的人类价值制高点,从而是一套有着世界情怀、道德感召与世界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因此,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既要着眼于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现实,更要有与世界主流文论话语体系同台竞技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以人民性价值取向为根本遵循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审美现实、体现中华美学精神,使中国价值不断彰显,又要有世界情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文艺创作包括文艺理论同样要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文艺不仅彰显当代性,更要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人民性价值取向是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旨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迈向自由的境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的渴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鲜明表征,是新时代人民的热切追求。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体现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艺要直面人民的诉求和理想追求,要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①在实践中,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幸福感,它需要文化来界定,文化是美好生活的关键词、重要标志和追求目标。不仅文化创作要体现人民性,在文化追求中不断彰显人民性;人民更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力量,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文艺的人民性彰显,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美好生活的史诗般实践的生动再现,更是引领这个实践和保障社会主义发展航向的价值导向,是保障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征,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参照系,更是消解市场经济弊端、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构、强化法治中国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②在新时代,文艺要把彰显人民性视为艺术卓越性追求的根本价值导向,视为建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根本遵循,是当代文艺追求“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文艺人民性的彰显要求文艺创作敢于揭示人民在对美好生活追求中的现实境遇、挫折和各种权力的扭曲。“人民性”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政治标签,它与人民的火热生活、个性化文艺创作相交融,是人民生活的本真现象,这种饱含真情、激情和力量的价值追求不能沦为空洞的政治标语和宣传口号,而是要在创作中真挚自然地流露。诚然,“人民性”是在社会关系中建构的,不能因为宏大话语遮蔽其现实关怀。“人民性”在新时代的充分彰显,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表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有力展示,它要求文艺创作在讴歌党和时代时不回避现实矛盾、敢于直面社会问题、赋予人民以追求光明前景的勇气和力量,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生领域,以文艺之光点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全面深刻理解。文艺的人民性助力中国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方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力依托,它以人性的可沟通、世界普遍共识的价值追求和文明进步,支撑中华文化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高势能文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般实践、人民的火热生活是文艺的人民性之源,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初心,是建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根本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现实保障。因此,党的十九大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③,在紧紧抓住时代中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使命,以文艺的人民性之光照亮中国人的丰富内心世界,发掘中国人的人性之美,讴歌当代英雄,以文学的审美情趣真诚关怀每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是历史进步的力量,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性显现。“人民性”表现为价值主体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和价值标准的人民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④人民不仅创造历史,还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成为价值共享主体以及价值评判主体。人民是文艺人民性的支撑和逻辑骨架,因此文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暗夜的灯塔和追求光明的指南,积极肯定每一个向着自由全面发展迈进的人。

      在文艺发展史上,“人民”从来不是现成的僵化的概念,而是历史的、流动的,是一个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建构的概念,它有着意识形态意味和现实性价值诉求。在我们党的政策话语中,“人民”是一个相应于现代民族独立、政权统一的政治学概念、法权概念,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作为指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它被视为有正向价值意味的集合概念。基于人民主权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遵循集合性“人民”概念基础上,创造性地赋予“人民”概念以个体性意味,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⑤,由此丰富了“人民”的内涵。其中对人的个体性价值的凸显,是对“人民”概念认知的深化,是对新时代文艺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文艺书写“具体的人”的情感、价值诉求的内在要求,是对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艺术呈现。作为历史主体概念,人民是时代的“剧中人”,处于历史进程中的“人民”不能简单归结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更不能等同于市场条件下的“消费者”,它并不止于是一个有着自觉主体意识的政治概念、一个有着多重意味和复杂义项的概念、一个包含抗争意识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体”概念。因此,在具体的文艺活动(创作、传播、消费、评价)中,不能使“人民”这个大词仅仅有表面或文件意义上的身份优越性与权益神圣性,还必须具体化为现实人格意义上的个体以保障其文化权益,进而使“人民”扎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高度契合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肯定每个人的历史主体性。因而,“人民”不再是远离大地、脱离具体的抽象的理论体系上的空洞概念,而是深植泥土、结合现实的一种具体呈现。由于“人民”是现实的本质所在,拥有人民性特质的人才更接近现实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个性的人,是新时代有着自觉意识的人。因而“人民”的存在不再是抽象符号,而是既有集合性底色又凸显独特性、差异性的具体性存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