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变革与新型劳动力需求:教育如何有效应对

作 者:
刘骥 

作者简介:
刘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世界银行《2018世界发展报告》撰写团队成员,E-mail:JL4103@tc.columbia.edu。

原文出处:
教育经济评论

内容提要:

随着科技变革加速,各国迫切需要思考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前移,占据科技生产前沿的有利位置。然而想要达到科技生产前沿、保持核心竞争优势,首先需要一支富有活力、能不断应对新型经济生产需求及变化的劳动者队伍。前沿劳动者队伍的建设需要各国对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角色分工、适用范围进行重新定位,并在以下三大方向进行调整:(1)重视基础技能,培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的学习者;(2)重视协同教育,在教育供给侧改革中充分调动家庭、学校、政府的积极参与;(3)重视建立终身学习生态圈,鼓励劳动者、企业、政府把高质量的定期技能升级作为新常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8 期

字号: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放缓,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棘手挑战,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扩大了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各国迫切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占据科技生产前沿有利位置,保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优势。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一支富有活力和创造力,不畏挑战,能有效应对新型全球经济格局、科技生产方式,技能需求变化的劳动者队伍。作为最大的劳动者培训供给方,各国教育系统必须应变。

       一、科技变革:全球发展不确定性增加

       近十年全球进入科技发展的变革换挡、加速期,所有传统发展矛盾都比原先来得更快、影响将更为深远,涉及经济增长、人口结构、社会因素等多维度。各国若不能协调好科技变革所带来的全新不确定性,那么将无法保持核心竞争力,将迅速被科技发展的浪潮淘汰;而如果能应对得当,则将搭上科技发展的快车,将本国经济与民生提升至科技生产前沿水平,使民富国强成为现实。

       (一)全球发展的传统挑战

       全球发展目前所面临的传统挑战主要来自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等方面。首先,从经济增长上看,全球经济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普遍停滞,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增长尤其缓慢,部分国家增幅甚至为负。以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例,过去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速长期维持在平均1%左右。根据美国劳动统计部的统计,多年来美国非农劳动生产率增长更是低于1%,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则更慢(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17)。学界普遍认为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高度相关,而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技能水平。如果工人缺乏必要技能,劳动生产效率提不上去,那么将危及企业竞争力,影响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国家和区域陷入低增长困境。

       其次,各国人口状况也在发生结构性转轨,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区域间劳动力流动、青年失业率增加等因素的重叠效应。在欧洲区,近年出生率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趋势尤为突出。据欧盟统计局估算,欧盟区未来十年工龄人口数将减少约2000万人,2047年时将减少近7000万适龄劳动者(European Commission,2014)。如此显著的人口结构巨变不仅将对社保及医疗系统形成较大负担,也对企业发展所需技能劳动者数量造成相应制约。面对不断萎缩的工龄人口,要维持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就必须提高工人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

       此外,与老龄化相伴的另一大人口结构难题是新增外来移民对劳动就业、福利系统的新挑战。新移民多数无法满足目的地国劳动市场的技能需求,因此,如果想找到有意义的工作,新移民必须接受额外的技能升级与再培训。在欧洲区,过半的新增移民为27岁以下青年人,其中多数未接受高等教育,缺乏基础工作技能,因而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而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居高不下的青年人失业率是各国发展面临的棘手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重要不稳定因素。在世界范围内,新移民、青年人的就业和技能困境亟需应对方案。

       (二)科技变革:是机遇也是危机

       人类历史上前三次重要科技革命的成功带来了经济腾飞、生产率提升、新的就业岗位,但这并不说明未来的科技变革将继续一帆风顺。相反,随着科技进步指数式加速,所有现有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发展的挑战与不确定性都将迅速放大。首先,由于科技化运营物流成本的降低,全球贸易网络的延伸将加快传统生产和服务模式的去地域化进程,导致产业迁移变频提速。由于科技生产模式与全球化进程的共振作用,价值链分工将不断细化,高技术企业地域边界愈发模糊,导致越来越多的简单加工、重复性工作外迁至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地区。而这类生产地域性弱、可替代工种的消失将最先影响处于现有生产链薄弱位置的低技术企业和低技能劳动者。

       其次,以互联网科技革命为主要推动力的技能偏向型科技增长主要依赖于高技能工人,促使教育回报率不断升高。经济学者Goldin和Katz认为由于教育系统无法及时满足大量新增技能需求,因此导致美国高技能者与低技能者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Goldin and Katz,2007)。近些年,自动化生产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更是加速了劳动市场的两极化趋势。经济学者Holzer的研究结论认为,高技能人才与科技生产间不断增强的经济互补性加大了劳动市场对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用工需求,使收入高且稳定的工作机会迅速向高技能工种倾斜(Holzer,2015)。在未来经济生产活动中,与科技进步为互补品的高阶认知与非认知能力需求量将继续增大,而与自动化生产互为替代品的重复性劳动岗位需求则将大幅萎缩,使低技能劳动者前景雪上加霜。值得重视的是,由科技变革所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既能通过经济边缘化对低技能群体产生直接的负面效应,也可以通过代际流动间接影响低技能群体下一代的发展和生活,大大加深了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由技能差别所带来的不稳定性。

       最后,科技进步与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交互共振使得消费需求与市场偏好也在迅速改变,这将对企业经营和生产策略提出更高的适应性要求。十年前,手机业务龙头企业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公司合占手机市场份额超九成,但在消费品位和需求瞬息万变的今天已无立足之地。这样的市场不确定性,不仅出现在价值链顶端的高技术产业,同时渗透至原材料、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经济学者Daruich等人利用跨国出口数据发现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各国的生产比较优势受科技变革影响变得高度不稳定,在1998年时出口的优势产品在2010年时需求量大幅度减小,甚至消失(Daruich,et al.,2015)。市场中迅速放大的不确定性要求国家和企业需不断寻找更高效的生产边际,探索如何保持科技生产前沿的优势位置,这也对新型劳动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