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变系乎媒介”:互联网与新世纪的文艺思潮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昕揆,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文变系乎媒介”。媒介不只是文艺思潮传输的渠道和载体,它还以“提供尺度”“创造环境”的方式对成长于斯、生存于斯的文艺思潮之总体面貌、根本特征、发展走向等进行全面构型,这是麦克卢汉“文艺媒介学”思想带给我们的启发。新世纪以来,作为一种基础性构型力量,互联网正在并将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为包括文艺思潮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思潮提供新的滋生平台和传播阵地,而且深刻制约着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样式样态。从精英化到世俗化的整体转向与互联网对媒介垄断的打破密切相关。互联网对新世纪以来各种具体文艺思潮和作为其个案的文艺事件进行型塑。作为载体、渠道的互联网又使文艺思潮呈现出“多样化”和“全球性”特征。在互联网时代,要在文艺思潮“世俗化”大潮中抵制文艺“低俗化”倾向,在提倡文艺“多样化”过程中批驳“指导思想多元化”谬误,在文艺“全球性”传播中保持民族文艺特色、防范文化风险,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实现对多样化文艺思潮的有效引领。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17)05-0024-06

      如果我们承认以“地球村”概念而享誉全球的加拿大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之媒介学第一原理——“媒介即讯息”所言不虚,而“讯息”在麦克卢汉那里又可同位置换为“尺度”“环境”之语①,那么,对包括文艺思潮在内的社会文化思潮而言,传统意义上仅被视作信息载体的媒介,就不再仅仅扮演思想观念之传播和扩散渠道的角色,而必然以“提供尺度”“创造环境”的方式对社会文化思潮的样式样态进行型塑。如果说20世纪初作为主导媒介的文学报刊在我国文艺思潮传播及文艺思潮样式样态中发挥着构型作用,甚至说整个20世纪我国文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皆以印刷媒介——具体表现为与文学相关的报刊、教材、论著、词典等作为主导媒介的话,那么,在21世纪初的今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正在成为深刻影响我国文艺思潮生成与传播机制的基础媒介之一,文艺思潮的样式样态在互联网时代正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以印刷媒介作为单一主导媒介的全新风貌。

      一、“世俗化”:互联网对新世纪文艺思潮的构型

      对于新世纪以来我国文艺思潮的样式样态,学者们有着不同的分类和思考,划分为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和低俗化等类型者有之②,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英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审美主义、非理性主义、文化批评与泛文化主义、通俗化等层面思考者有之③,从中产/小资话语、全球化—跨语境文本、身体写作、大话文化、青年亚文化等角度讨论者有之④。综合考辨上述不同类型,笔者认为,新世纪以来我国文艺思潮的总体趋势是:自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以文学自主自律和审美无功利性为特征的精英主义文学观念和文艺体制,在市场要素和技术要素的联合冲击下受到严峻挑战,新世纪文艺思潮整体呈现出“世俗化”倾向。这里的“世俗化”与“精英化”相对,指的是文艺从政治意识形态和精英主义文艺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文艺工作者以务实性的入世态度面向世俗生活说话,感性成分和欲望诉求成为文艺观照的对象。新世纪以来文艺思潮的“世俗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对经典作品的戏仿之作大量出现,如《沙僧日记》《戏说红楼》《水煮三国》《麻辣水浒》等;各类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如文娱选秀、婚恋交友、户外亲子、才艺比拼、吃喝探索、校园体验、知识竞猜等;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网红现象日趋泛滥;身体书写大肆流行,包括以村上春树为代表的“残酷青春写作”和以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等为代表的身体展示写作等;文学和审美要素向日常生活领域广泛拓展等。在推动文艺思潮从精英主义转向世俗化的过程中,互联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一)从精英化到世俗化的整体转向与互联网对媒介垄断的打破密切相关。麦克卢汉的“文艺媒介学”思想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文艺与媒介之间的深刻关联性。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发端于文字发明、经印刷媒介强化的书面文化促成了以知识专业化为特征的文学精英化倾向,而电子媒介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普及,则为大众的文艺参与和文化表达开启了方便之门,推动了文艺的世俗化和泛娱乐化进程。我们知道,制约大众参与文艺活动的前提是拥有基本的读写能力。我国封建时代长期推行的以培养官僚士绅为目标的传统教育体制,决定了真正具有读写能力并能够从事文艺活动的人数在全国人口总数所占的比例很小,文化资本高度集中在以传统士大夫为代表的少数精英知识分子手中。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始创新式学校,到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颁布推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近代教育系统,促进了文化知识的普及和识字人数的增加。但即便如此,在互联网诞生之前,真正能够借助印刷这一主导媒介公开发表自己作品、参与文学社会活动的人数依然非常有限。这是因为,在纸媒出版物作为文学主流话语和知识体系之主要承载体的条件下,垄断着这些纸媒的依然是少数精英知识分子,他们借此建立自己的文化权威,并从中获取名誉、地位和物质财富。这种垄断在电视普及过程中开始松动,但直到20世纪末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流行才被真正打破。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话语领域,网络空间的开启使得垄断性的文艺创作、公开发表变成普通大众亦可参加的大众化活动。这“打破了精英知识分子对文学和文化活动的媒介手段的垄断性占有,导致文学和文化活动‘准入证’的通胀和贬值”[1]。正是互联网及由其带来的文学表达和文化参与手段的便捷易得,个体力量得到极大释放,参与媒体的能力大大增强,作家不再是神秘的、具有特殊才能的精英群体,文艺几乎成为人人皆可参与的狂欢,这符合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子媒介导致“深度参与”(involvement in depth)[2]的媒介“后果范式”⑤。毫不夸张地说,倘若没有互联网这个低成本、低门槛的媒介手段,以及它为大众提供的便捷的参与和表达方式,文艺思潮整体呈现出世俗化倾向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二)互联网对新世纪以来各种具体文艺思潮和作为其个案的文艺事件的型塑。对于新世纪以来的文艺思潮,无论是以一种积极的建构态度将之划分为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非理性主义、泛文化主义等诸种类型作条分缕析式分析,还是以略显失落的语调认为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再没有形成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的思潮效应”[3],并进而思考文学何以在技术条件更为发达的今天其凝聚性反而降低,互联网始终都是必不可少的分析维度和切入视角。以戏仿为例。戏仿缘于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1995),它借助20世纪末在大学校园迅速普及的互联网,在网上此起彼伏地上演出一幕幕以调侃、戏谑、拼贴、混杂等方式解构经典作品的剧目,成就了新世纪以来第一个“世俗化”文艺思潮。除下文提及的网友对“梨花体”“羊羔体”的戏仿外,古典诗词、经典名著甚至新近上映的影视剧目等都成了网友恶搞的对象,各种戏说、大话、水煮、麻辣之作盛行于网络且花样翻新、经久不衰,这使得戏仿在新世纪文艺思潮的“世俗化”倾向中颇具代表意义。从作为文艺思潮个案的文艺事件来看,互联网直接促成了文艺事件的生成,并使之成为文艺思潮“世俗化”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文艺事件有:因在网上连载日记体作品《遗情书》而一夜成名的“木子美”事件;以网络博客作为交锋主阵地的韩寒—白烨、韩寒—方舟子之争;探索微博对诗歌经典化重塑的“新世纪诗典”事件;创下新浪网影评数量最高纪录的“百万网友评《色戒》”事件;以及网友对“梨花体”“羊羔体”的戏仿和恶搞等。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对具体文艺思潮和作为其重要构成的文艺事件进行型构,就理论根基来说,在于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对于媒介本身型构功能的强调,具体言之则在于互联网通过构建新的符号化、影像化、超文本的虚拟现实,通过改变语言的呈现形式和表达方式,通过创制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权力结构、文化生态和游戏规则等,影响并塑造了滋生、萌动、发酵并成长于斯的文艺思潮和具体文艺事件的样式样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