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中学”与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

作 者:

作者简介:
顾建平 苏州大学财经学院

原文出处:
江南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干中学”(Lerning by doing)是经济学中的专业术语,用来解释“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随产出量的增加而下降”的规律,其蕴含的教育思想是,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地被领会和掌握,并不断地经受着检验、筛选和淘汰。这与我们常说的“实践出真知”还是有区别的,后者容易使人们把学习和实践割裂开来,譬如,通常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传授和接受书本知识,而实际工作则是运用知识并推陈出新,只不过它更强调了实践而已。但“干中学”的思想更进一步,它强调学习过程本身是对既有知识的“重新发现”和证伪,只有被学习者证实,认可且融汇于心的东西才构成其心智的一部分,才算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一句话,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联系到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所谓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便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干中学”。学校要创造各种课内、课外环境,使学生能边用边学,最后完成“尝试——怀疑——鉴别——信服(或放弃)”的全过程。

      所谓知识包括两类,一类是人类为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达成的行为规范上的一系列共识,可称主观知识;一类是前人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可称客观知识。不论是主观知识还是客观知识,都只是通向真理彼岸道路上的一个个印记,需要不断地被推进,以止以至善、止以至真,而这一任务不应该仅仅是成人或某些专家的专利。但在我国通行的教学模式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总是被动地在听、记、背,没有自由遨游知识海洋的空间,教材和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容不得些许越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气氛沉闷、效率低下,也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形成。

      传统教学模式的低效率,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可见一斑。从小学到大学,长达十多年的外语学习,学生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可谓多也。但除了会应付考试外,大多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却始终上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学方式的落后,老师很少在课内外用外语和学生交流,只是反复讲解词汇和语法,并布置各种应试习题。学生也很少去涉猎外语文献,更不用说用外语会话、写作和思考问题了,于是,有了“哑巴外语”一说。再举一个看似离题的事例。我国的足球屡战屡败,水平始终上不去,原因同样出在训练方式上。健力宝队留学巴西的最大感受,便是巴西教练强调“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和发展技术”的教学训练方法。而中国教练往往要求球员在无人看守情况下,重复练习各种传、带、射等技术动作,这种看似精湛的技术一旦进入拚抢激烈、变化莫测的赛场,便成了无处伸展的花拳绣脚。球员应变力差,更谈不上用头脑踢球,比赛岂有不输之理?

      传统教学方式,重视灌输和继承,但忽视运用和发展,并且在“打好基础”的名义下根深蒂固。如果说,中等教育因为“高考指挥棒”而被迫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那么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又如何呢?遗憾的是,“讲笔记——记笔记——背笔记”几乎成了大学生活的不变旋律。无怪乎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要抱怨现在的大学生知识面窄、适应期长、操作和研究开发能力差。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科知识淘汰率极高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难于适应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的。人才的定义是,在具备广博知识基础上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完美结合。

      从传统教学模式转向现代教学模式,是一场有关教学观念、教学设施、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和考核体系等多方面改造的系统工程。但教学观念的转变是第一位的。目前的教育制度也能培养出一批批循规蹈矩、业务熟练的工匠型人才,但我们的时代更呼唤开拓型的大师,一个昌盛的民族需要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企业家。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拥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设施完备的实验室,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让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学生各得其所、各扬其长。一种良好的教育制度应该保持每个人的灵性和特长,而不是湮灭于“教育生产线”的锻造之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