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论“好教师”与“弱教师”

作 者:

作者简介:
涂诗万,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新乡 453007

原文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内容提要:

杜威认为好教师具有三重角色:学问的领袖、学生的领袖和社会的领袖。杜威认为“弱教师”主要有三种类型:机械的教师、无精打采的教师和怯懦的教师。“弱教师”的形成有思想认识、经济待遇等多方面的原因,可通过教师教育改革、发挥教师组织的作用和建设更民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等途径,促使“弱教师”变为好教师。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10 期

字号:

       有人认为,杜威在离开芝加哥大学后出版的著作中,没有充分论述教师的权利和自由的意义以及政治在教育中敏感的中心地位,这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缺陷。[1]这个批评是不符合事实的,杜威不但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中试验过有关教师的种种设想,而且在这之后的不同时期对“好教师”和“弱教师”有多次论述。

       一、好教师的三重角色

       在杜威的时代,美国传统教师承担的主要角色是教导者和纪律维持者。[2]杜威在实验学校中,通过种种方法尝试改变这种教师角色,并取得初步成功。杜威在中国演讲时,对这方面实践做了总结,提出好教师应具有三重角色:学问的领袖、学生的领袖和社会的领袖。[3]这是杜威从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时期起直到晚年一直坚持的观点,只是在不同时期强调的重点稍有差异。

       杜威认为,领袖(leader)与专制者绝然不同。[4]“教育的领袖有三种要素或三种资格:(1)对于知识有热诚;(2)对于被领者有兴趣与共同利益;(3)明白所做的事对于社会的价值。”[5]近二十年后,杜威仍持类似的三分法,且指出教育领袖的三重角色同时也是三种回报。“教师这个职业包括三种回报,每一种回报都是热烈的和独一无二的。那就是:对知识的爱,对智力成长、道德成长的情感共鸣,以及通过改善组成社会的个体而改良社会的兴趣。”[6]

       (一)学问的领袖

       首先,教师作为学问的领袖意味着他是各门学科专家。这是杜威所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实践结论之一。[7]这个学校在开始一段时间中实行的是“多面手”式教学,目的是为了防止“儿童生活的统一性被许多专家的爱好和专长牺牲”。但是,他后来发现,“要一个人同时教手工训练、艺术、科学和文学,要他胜任所有这些工作,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是不可能的。其中必然有些学科工作会流于表面化”。于是,他放弃“全科教师”制,实行单科负责制,“把各项工作交给专家负责。他们通过不断的协商与合作,保持一致与和谐”。[8]

       因此,杜威要求教师将自己造成一个学者。“要有一种特别的嗜好去研究某种科学——如文学、哲学、经济学等——无论哪一种科学需要于一定时间、热力、毅力地去研究它,那么,学生也就仿照他的办法,受知识的影响。”[9]他在中国劝勉师范生:“应当从许多学科的当中专门研究一种学问。这种学问永远继续地研究,于是学生自然被他教育得好。”[10]可以拣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学科特别研究。“专习一科就容易发生兴趣,并可以培养一种研究的精神。将来教人的时候,拿这种研究的精神去感化学生、传染学生,那么,学生自然会发生兴趣。”[11]

       其次,教师作为学问的领袖,其核心是具有研究或探究的精神。杜威的目的是使学生也习得研究精神。如果教师没有研究精神,那么很难作为领袖去影响学生。因此,杜威强调:“不迫使学生盲目地、‘像狗一样’忠诚于每一种权威的教师,自身也不可能屈服于权威。那些认为有可能把自己深思熟虑的经验作为重要的因素应用到学校管理中去的教师,也会尊重他们的学生的理智。”[12]杜威在中国演讲时,则直接指出:“以上所讲的创造、发明、活动诸精神,教师先要自己练习,然后才可以教学生。……现在做教师的人,假若认为紧要、决意去做,用自己思想、能力去创造、发明、活动,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也不难办到。”[13]期望学生养成自动的能力,教师自己宜先养成自动的能力。“即今后之教师,当时时熟思如何可解脱古人之成法、如何可发古人所未发、如何可革除教育制度之未善,而使之日就完美,熟虑之后,必继之以试验。有自动的研究有自动的查察,假能如是,则贵国教育必能日新月异。”[14]若期望学生成为探究者,教师必须也是探究者。杜威之后,这个观点已经成为许多美国教育家的共识。[15]

       探究的动力来源于一种苏格拉底式爱智慧的“爱欲”(eros),杜威主张好教师应具备这种对知识的“爱欲”。①杜威指出,教师“对于知识的爱力不知不觉地传染到儿童上;儿童受了这种影响也就可以发生知识的爱力”。[16]因此,教师应对学问有兴趣、有研究的精神。这样的教师一旦登上讲台,学生都受他的感动。“蓬蓬勃勃地有生气,如同火光能照耀全室。”[17]多年以后,杜威仍然持相同的观点:“给学生留下最持久的印象的教师,能够唤起学生新的理智兴趣,把自己对知识或艺术的热情传导给学生,使学生有探究的渴望,找到本身的动力。……教师本身必须有真正的理智活动兴趣,必须热爱知识,这样,于无意中就会使其教学充满生机。”[18]基于此,他甚至主张:“为了从实际生活中解放出来,使生活丰实而进步,就必须有为知识而知识,为自由思维而思维的兴趣。”[19]

       最后,杜威对作为学问领袖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成为课程建构者。“自由社会中的教师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容和形式,并充分理解学生们不断发展的需求,做一个持续不断地重建课程的人。”[20]

       (二)学生的领袖

       作为学生的领袖,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养成探究态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杜威早期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中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这所学校摒弃传统学校流行的硬塞、被动吸收现成知识和固有技巧的教学方法,提倡“给首创精神、发现和独立自由的思想交流以更多机会”。[21]在中国演讲时,杜威系统地论述道:“故教授中最合适者,当以儿童为教学之中心、以儿童为目的、以科目为方法,启发儿童,使之好问难、好研究,有自动之精神、思考之能力。”[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