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中永,蒙古族,1955年生,内蒙古师大副校长、教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有《教育与心理评价》等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

原文出处: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摘要] 无论是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教育评价都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在整个教育评价领域中占有尤为重要和突出的地位。本文拟就教学质量评价的含义,评价的理论模式,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横向构成以及教学质量评价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探讨与阐述。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评价模式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教育评价都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评价研究已成为相互联系的三大领域。教育评价研究之所以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主要是因为它既具有反映教育实际状态,检查教育方针、政策的实现程度,评定学生质量,评价教师及其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办学水平等实际用途;又具有检验教育改革、教育实验效果为教育决策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等理论研究用途;还具有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的工具职能。正由于此,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育评价也成为不可缺少的教育实践活动,正如有人所说:“在今日学校教育中‘没有评价便没有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指导与评价’的关系犹如车的两轮”,“在今日学校教育中,不伴随教育评价的教育实践是不存在的”[①]。

      教育评价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与教育直接、间接有关的所有方面。归纳起来看,可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学校评价、教育条件与环境评价、教育行政评价、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的评价等不同层次,并互相联系成一体。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工作应被视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因为它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它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占去的时间也最多。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如何,主要就是由它的各科教学质量来决定的。”[②]为此,在广泛的教育评价研究领域中,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就占有突出的地位。

      一、教学质量评价的含义

      所谓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教学质量评价可简称为教学评价,它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的及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而不仅仅指对结果的评价。所以,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是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即教和学相统一的全部活动过程及所产生的各方面的结果。那种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思想已经过时了,因为结果来自于过程,评价从过程入手,会更有效地促进理想结果的产生。那种把教学与评价视为两回事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因为现代教学评价已与教学过程一体化,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那种认为只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或只评价教师课堂授课质量即可完成教学质量评价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因为现代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活动各个方面的评价。

      教学质量有质和量两方面的含义,相应地教学质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的含义,简言之,是定性基础上的定量评价,或者说是用定量手段做出定性的评判。定性评价以系统的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定量评价则以反映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简称为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教学目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是互相联系的,但又不是一回事。评价指标通常是可操作的、可测量的、数量化的、具体性的,同一教学目标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反映,而某一个指标也可能反映几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质量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是用来从质和量两方面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而不是教学追求的目标,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例如,我们通常是用考试手段,把考试分数作为一个指标来衡量和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发展的水平的,考试分数是一种可操作、可测量、数量化的尺度,它只是我们用来了解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本身,即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片面地追求考试分数的,考试分数只是用来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一个评价指标而已。

      人们常常把测验、考试、考核、测量、评定、评估等几个概念与评价一词混用,这在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上常常造成混乱,现代教育评价的评价概念是包含测验、测量、评定、评估诸概念在内的更具概括性的概念。所以,教学质量评价一语包含着教育测验,教育测量,以及其它相关的内容,但不可将其与测验、测量等等同。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式

      关于教育评价的理论模式多种多样,如行为目标模式、决策定向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司法评价模式[③],目标达到度评价模式[④]等。但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式研究的还比较少,我们试根据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和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模式,用做具体评价的理论框架。

      

      这个模式图表示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结果这一过程中,贯穿着三种类型的教育评价: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三种评价又都受到元评价的制约。这一模式反映了评价的全面性,动态性和过程性,以及评价内部的结构性。

      教学质量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达到教学目标程度的判断。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评价的前提。但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也离不开教学评价,具体地说就是准备性评价。准备性评价有背景评价,教学目标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背景评价是对教学开始前广泛的实际背景和理论背景进行考察,从中选择出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基本要求,从而为系统、科学、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奠定基础;教学目标评价是对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实现的可能性所做的价值评判,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教学目标制定不当带来的消极影响;诊断性评价则是在教学前确定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准备状态,在教学进程中确定妨碍学生顺利学习的原因。准备性评价具有帮助决策,明确价值导向,诊断教学现状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