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涵义。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近似于哲学的“实体”或“本体”概念。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其《范畴篇》中指出,个体是作为“这个”的存在,也就是“实体”,它是性质、状态、关系、活动等的基质和主体,而性质、状态、关系、活动是从属于基质和主体的。在这个意义上,只有本体才是主体,而主体也就是本体。很显然,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并不是同客体相对应、相关联的主体。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则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而获得其规定性的,具体来讲就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以至整个人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只能是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并总是相对于认识的客体而言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一个本体论概念,不是从人自身的孤立状态和人所具有的一般特性来说的,而是一个认识论(包括活动论)命题,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的功能特性。我们认为,人的主体性与人性、主体的属性并不是同一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的主体性与人性的区别根源于主体和人的不同,“主体和人是就不同方面而言的,前者主要是从活动方面,后者主要是从存在方面,分别反映人的不同性质,因而在使用中并不能随意地代换”[①]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并非都是和总是主体,只有在与一定客体的关系中通过自己的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对客体的主动态势,发挥出能动的积极作用并取得支配地位的人,才会成为主体。主体和人的这种区别,决定了主体性和人性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人性,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指人的一般属性、共同属性,它是作为物性、兽性、神性的对立面提出来的,是在同物的对比中来揭示人的规定性;而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是活动主体区别于一般人,特别是区别于活动客体的特殊性,它是作为消极、被动、盲目的客体性的对立面而提出的,是在同客体的对比中来揭示主体的规定性,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靠人通过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这种地位和主体性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随时面临着丧失和削弱的危险,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就人的主体性和人性相比较而言,主体性是比人性更深刻、更高级的层次,是人性的核心内容,是人性之精华。 人的主体性与主体的属性也有区别。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而不是主体的全部属性。如果把任何共性都归入“主体性”之中,那就显得太滥、太杂了。有人将自然属性、意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说成是人的主体性,这实质上是混淆了人的主体性和作为主体的人的属性(即主体的属性)的区别。 (二)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其基本功能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都得以发展,成为社会的主体或主人。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专门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拥有较高的教育技能,受社会的委托,代表一定的社会,以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影响作为教育活动的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发生合目的的变化,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而是有条件的。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无论其作用有多大,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必须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诸如教育目的与任务的高低、教育内容的多少与深浅、教育方法和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等,都要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来确定……只有如此,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并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来正确理解、发挥其主导作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高。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在教育界已基本取得共识,但关于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却存在着若干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学生主体性并不是主体各种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结晶,是学生“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这些特征是能动性、社会性、自主性、创造性;[②]有的认为,所谓主体性,指的是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教学认识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能动的选择上,表现出自觉性、选择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经验、思维方法、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制约,表现出独立性、创造性;[③]有的学者提出人之为主体的主体性是由人的现实性、有效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构成的;[④]还有的提出主体性的特征是整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特性和发展性;[⑤]等等。以上研究对于我们开拓思路,促进对学生主体性问题的思考有重要意义。人们对学生主体性的见解各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研究问题的角度、着眼点及对主体性内涵的不同理解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