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D0 比较历史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方法。现代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如亚当·斯密、托克维尔和马克思,都将比较历史分析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即使在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开始分科之后,比较历史分析也一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中期,在其他研究方法的冲击之下,比较历史分析开始日渐衰落。然而短暂的沉寂之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比较历史分析开始复兴。到21世纪初,比较历史分析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身份,明确了自己的内涵和研究对象。 一、比较历史分析的内涵、研究对象和基本特征 比较历史分析作为比较政治的重要研究方法,主要是关注和探讨重大社会问题的因果关系,如现代化转型的原因和影响。比较历史分析以发现和解释因果关系为主要任务,擅长运用小样本分析(包括个案研究)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解剖。 1.比较历史分析的内涵和研究对象 所谓比较历史分析“是长期知识工程的一个部分,这个知识工程的目的是解释重大的实际后果”。①比较历史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大问题(big questions)。②社会科学奠基者所关心的大问题是现代世界的结构和演变,如资本主义的诞生及阶级结构。当代学者所关注的大问题包括:东欧剧变、福利国家重建、生产方式变革对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冲击、亚非拉失败国家等,当然也涵盖了资本主义的演变、工人运动的转型和命运等。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关注大问题的研究都是比较历史分析。比较历史分析的大问题聚焦具体案例,这些案例展现出足够的相似性,从而可以进行相互比较。比较历史分析尤其不会去寻找包含所有案例的普遍真理,这在比较历史分析看来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 2.比较历史分析的基本特征 詹姆斯·马奥尼和迪特里希·鲁施迈耶总结了比较历史分析的三个基本特征:关注因果关系、重视时间过程、小样本分析。③ 弄清重大社会问题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历史分析的重要研究任务。比较历史分析对找寻原因的方法持开放态度,只要能把所研究的问题解释清楚,使因果关系明白易懂就可以。 比较历史分析非常重视事件出场的时间先后。在比较历史分析看来,社会革命、农业商品化、国家形成等事件都是随着时间(over time)和在时间中(in time)展开的,绝不是发生在固定时间点的静止事件。比较历史分析所关注的时间先后主要包括:(1)事件持续时间的长短如何影响事件后果;(2)事件出场时机影响后果,比如行政改革在全面民主化之前还是之后,是英国和美国公共支出差异的原因所在。 比较历史分析关注的都是小样本,会对案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求能深度描写事件展开的时间过程,清楚展示因果关系。而且,关注小样本,使得比较历史分析能在因果分析中自由来回于理论和历史,理论与历史紧密结合。比较历史分析对案例的深度分析有助于研究者探究自变量在相异案例中如何发挥不同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出新概念,发现新观点,优化现有理论假设。 二、比较历史分析的学术演进 我们将比较历史分析分为传统时期和现代时期。传统时期的比较历史分析秉承了政治学传统研究的特点,以静态描述为主,重点讨论正式的法律规章和政治机构,④阐述各国政治制度上的差异,对各国政治制度分门归类。20世纪初到50年代,这种拘泥于静态法律形式的比较历史分析,被行为主义所取代,比较历史分析陷入沉寂。现代比较历史分析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复兴、兴盛、成熟三个阶段。 1.比较历史分析的复兴时期(20世纪60-70年代末) 20世纪初到50年代,比较历史分析进入沉寂时期。行为主义在政治学研究中大行其道。当时研究议题更多地聚焦在政治行为体或社会群体,使用理性选择的方法来判断行为体的选择,希望能展示政治权力的整个运行过程,对社会转型等大问题有意疏远,也使得与大问题有天然亲密关系的比较历史分析被束之高阁。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比较历史分析开始复兴。⑤ 比较历史分析的复兴和整个美国社会科学批判反思是分不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学致力于抽象的均衡理论,社会学和政治学对社会问题采取非时序性的分析方式,这些研究竭力想获得对客观世界的“宏观理论”,用简约的理论架构来认识整个客观世界。针对战后社会科学研究的非时序性(脱离历史背景,忽视历史脉络)和过度抽象性,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开始反思。比较历史分析在这批反思中对大问题的精彩解释,使其重新回归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舞台。 斯考切波总结了这一时期比较历史分析作品的主要特征:(1)确立了比较历史分析的议题,后续的作品都是围绕这些议题开展工作,并提出新的假设;(2)关注大问题,但使用小样本进行比较分析,没有过多涉及大样本的统计分析;(3)主要使用过程追踪方法(process tracing)。⑥正是对二战后社会科学研究非历史性的反思和批判,比较历史分析非常重视时机、事件出场的先后次序,突出事件是在时间中不断展开的。 2.比较历史分析的兴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