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陶器仍然是人们朝夕相伴的生活器皿,以它经济实用的优点,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西周时期除烧制日常生活器具外,还发明了覆盖屋顶的瓦,从此改变了以往仅以茅草掩盖房顶的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古建筑用瓦之滥觞。夏商时期出现的几何印文硬陶和原始瓷,到这个时期更加兴旺发达。诸种陶瓷制品呈现一派丰富多彩的景象,反映出该项手工业的繁荣程度和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一、制陶业的成就 自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利用红土、黑土和黄粘土烧制陶器。由于泥坯可塑性强,便于做成各种形状的器物,适用于不同的生活需要,故当时人们广泛地使用陶器。生活中使用的陶器,制作的比较规整,烧成温度也较高,是全社会共同需要的廉价消费品,尤其是广大劳动阶层须臾不能离的生活必需品。但因需要的不断更新,西周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就是最好的见证。与此同时,还要为死者烧制陶器,供其在“幽冥”世界里使用〔1〕。尽管这种“备物而不可用”的“明器”〔2〕制作的粗糙,烧成温度低,但其形体仍是流行的式样,也应是由有经验的陶工制作的。这项消费数量仅次于生活用陶的“明器”生产,是制陶手工业必须满足的另一项社会需求。生活用陶和明器这两项用途的需求量相当庞大,加之青铜器的生产垄断在少数贵族阶级手里,以及其它生产条件的限制,致使广大劳动群众与青铜器是无缘的,他们只能以陶器作为生活用具和随葬品,因此制陶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广阔的市场。 制陶手工业在西周时期受到各级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官府手工业的重要生产部门之一,其管理官员名陶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子产追述陈国祖先时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指他负责组织生产供应王室需要的陶器,因领导制陶生产成绩显著而受到封赏。诸侯国也有相应的制陶管理机构,《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成王时分给卫康叔的殷民中有“陶氏”一族,便是专业制陶的氏族〔3〕, 以其技能服事卫国。这种官营的手工业制陶作坊,在大型的西周聚落遗址中都有发现,周人发祥地的周原有王室管辖的各种手工业作坊遗迹,制陶作坊位于现在扶风县任家和召陈之间〔4〕。 王都丰镐发现的一片制陶遗址,分布在长安洛水村西,白家庄之北,成组的陶窑排在一起,除烧制日用陶器外,还烧制覆盖贵族屋顶上的板瓦和筒瓦〔5〕。 曲阜鲁国故城内外也发掘出这个时期的制陶遗址,面积都有数千平方米〔6〕。 《诗经·小雅·大东》中那个被周人盘剥的谭国,烧陶遗址也出土了一部分〔7〕。这些都是官府控制的制陶手工业作坊遗存。 一般劳动群众使用的陶器是民间生产的,长安沣西张家坡劳动者居住区出土的陶窑,很可能就是烧陶的遗址〔8〕。两千多年前制陶遗址的再现, 揭示出当时王室、诸侯等都建立有制陶手工业作坊,一般民众也有善于制陶的家族,表明西周时既有一支有组织的制陶队伍,又有分散在广大劳动者当中的专业陶工。也就是说,这些分布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不同归属的窑址,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生产体系,其产品分别供应社会不同阶层的需要。 西周时期的陶器质料有夹砂和泥质两种,前者在陶土中羼和适量的自然石英砂,后者经过淘洗,有的相当精细,以制作考究的容器〔9 〕。炊具器类的陶质一般都加入石英砂,也有部分盛贮器是夹砂的,往往是那些体形较大,器壁较厚的陶器,如瓮、罍、 大型罐等〔10〕。实验证明,夹砂可以“改进陶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11〕,从而使这些器物的陶坯不易变形,成品在冷热剧变的条件下不易开裂,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食具种类繁多,器物内外表面比较光滑,淘洗过的陶泥恰好做这类器形复杂、形体多变的食具和其它较小的器物。陶器这种陶质的区别,是在继承古老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对日用陶器种类和数量日益增长的需要,以及器物用途的不同,在实践中加以发展的技术成就。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制陶技术水平大体相当,都是利用水平旋转的陶均(俗称陶轮),使泥坯成型和修整器口,同时也兼用模制和手制〔12〕。实际上经常是几种方法相结合。如出土数量仅次于陶罐的鬲,三个袋足或用模制,或用手制,把它们捏合在一起,再与轮制或模制的器腹连接,最后在陶轮上加以修整,有的还另按上锥形或柱形的实足根〔13〕。鬲甑合体的甗是分别把鬲和甑的陶坯制成后,将鬲口和甑底对接,再用泥条从外面加固接缝。若不制成连体形式,则是把鬲口加工成与甑底相套合的形式〔14〕。陶罐的数量最多,器腹有轮制、模制和泥条盘筑等方法制成,拼接器底,再经陶轮修整器身匀称的形状〔15〕。簋和豆的轮制痕迹尤为清晰,除器腹和圈足留有密集的轮痕外,瓦纹和弦纹的流行更是利用陶轮旋制的明显标志〔16〕,而仿铜陶器的制作,集中体现出轮制技术的发展水平。这种陶器出土的比商代多且精致,分布的范围更广,西起宝鸡,东达山东半岛,北至燕山,南抵淮汉,都有仿铜陶器的出土〔17〕,反映出这时制陶技术的普遍提高。西周中期以后,仿铜式陶鬲在黄河流域广泛流行,它的整体造型和腹部装饰的扉棱,都仿自同时期的平沿实足铜鬲〔18〕。方座圈足陶簋〔19〕、提梁陶卣、长流带鋬陶盉、双柱陶爵、陶尊〔20〕、有盖穿系陶壶和陶
等〔21〕,都酷似同型的铜器。其中有的器形是前所未见的,特别是成组的仿铜陶礼器在墓葬中屡屡出现〔2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仿铜陶制器皿也日见增多〔23〕,反映出部分社会成员追求这种产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