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供给转型与变革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胜泉,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方向: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学习平台关键技术、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等,yusq@bnu.edu.cn;汪晓凤,在读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学习。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对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及教育综合改革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但公共教育的实际供给无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需要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随着“互联网+教育”跨界融合的深入发展,互联网能够破除教育规模与个性化、公平与质量等教育经典难题,为社会供给高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包括变革供给内容,实现虚实融合的新型教育服务业态;变革供给方式,实现基于全学习过程数据的精准、个性化教育服务;变革供给形态,实现社会化协同的新型分工形态;变革供给结构,实现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包容的平衡结构;变革供给决策,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治理决策;变革供给监管,实现基于数据的实时监管与预警。这些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变革又将重构“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新生态,形成个性化、消费驱动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新体系。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7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17)01-0029-0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进入深水区破除结构性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桥梁,是当前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主旋律。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民众在教育领域有实在的获得感,同样需要推进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的规模化、全覆盖问题基本解决,但公共教育的实际供给无法满足日益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自主选择的需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教育公共服务布局的差异难以协调(李连芬等,2010)。面临教育公共服务差异化、个性化供给的新难题,如何满足民众日益强劲的教育公平需求?面对中考、高考“3+X”改革等僵化的教育体系,如何满足学习者越来越强烈的选择性需求?无效作业多、课外辅导多,如何在保证高水平教学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学习负担?全球化的产业整合加速了人员跨区域与跨国界的流动,如何满足多元文化的个性需求?在强调现代教育治理的大背景下,如何既满足不同教育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又保证教育决策、教育行政有效的执行。这些表象正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供给总量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直接体现,其根源是传统的教育公共服务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元的现代社会。

       要实现质量提升、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改善和丰富教育公共服务是缓解和解决矛盾的出路,这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转变传统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关注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结构三方面的有机协调(李奕,2013)。互联网可以构建起具有“更多获得感”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最大程度地汇聚社会教育服务资源。同时,互联网在破除教育规模与个性化、公平与质量难题,为社会供给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重构教育生态体系等方面的优势都为教育供给的转型与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教育需求转型升级倒逼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转型升级

       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高端化,必将对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巨大挑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此提供了机遇。

       (一)教育需求的转型升级

       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会有不同的需求。民众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会提出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教育需求转型升级的实质是对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综合改革提出更高的需求。

       1.新的教育质量需求

       中国正在大踏步迈向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正在从“追求成绩、追求统一、强调苦学、强调服从”向“追求质量、追求个性、强调幸福、强调尊重”转型升级,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见图1)。学生的体验、成长与成才成为教育的核心。许多研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结构进行了分析,如21世纪技能(学习与创新的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的技能)(柏尼·特里林等,2011)、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和“5C”能力框架(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跨文化能力)(Bellanca,2010)等。不同框架强调的重点虽然不同,但基本共识是一致的(牟艳娜,2015):

       (1)技术媒介和信息素养:具备适应技术社会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传播。

       (2)协作能力:学会与人合作、沟通、表达和交际,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具备良好的理解和同情他人的社会性素养和沟通交流技能。

       (3)创新能力:不仅会应对考试,还会灵活、情景化、社会化地应用知识;不仅会解题,还会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让人幸福,变得深厚,同时还有助于个体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理解尊重其他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与人和谐相处。

       (5)思维能力:思维灵活的人能感受到抽象文字之间的逻辑和背后的美。比如,看哲学的书,很多人不太理解,不是因为字不认识,而是抽象思维能力达不到。同样,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都需要训练。

       (6)基本的学科知识与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没有基本的学科知识,培养能力就是在沙滩上建大厦。基本的学科知识是学生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基础。

      

       图1 教育需求的转型与升级

       2.新的教育公平需求

       教育公平在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形态,将从实现配置公平、机会公平向实现获得公平转型。其中,配置公平强调办学基础设施与投入的公平;机会公平强调获得优质师资服务、汇聚社会资源的公平;获得公平强调每个个体都能获得与其个性、特长、能力相匹配的教育服务,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手段。多数学者认为,均等的核心是学习者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但机会均等的本质是一种间接性的概率均等,虽然对缓解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压力有合理的一面,但作用有限。学习者先天和后天的成长是有差异的,所以基本的教育公共服务不是被动、消极、绝对的,而是主动、积极和相对的。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应是实际获得的均等,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无需时间等待、无需自身能动就能直接获得的公共教育服务(李奕,2015a)。实际获得的均等弱化了机会均等的时间及主体差别等特征,促使教育公共服务“无差别化”,无论在什么条件、什么水平、什么环境下的孩子都能无差别地获得(见图2),这与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感受是相符的(李奕,20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