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6—9860(2016)12—0108—0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譬如“人生观”是人们对待人生所秉持的一种态度和看法,“知识观”也是我们对知识的看法或者观念。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强行地灌输或强加于对方,而是在交流与互动中讨论,诱导并探索而得到的正确结论。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知识是在消除怀疑中建构出来的,分析与综合是形成知识的前提,从而提出“我思故我在”。而培根则认为,“知识来源于对自然事物的感觉经验,知识是理念与自然的统一”。同时,现代教育家杜威则强调知识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是在经验的基础之上经过系统地改造与升级,具有明显个体属性的客观真理。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是可以描述与传递的,可以通过媒介进行传承、接受、消化与创新。在互联网兴起之前,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通过书籍来获取知识,自然而然,知识就带有了书籍这种媒介的属性。麦克卢汉说:“媒介是身体的延伸。”在今天以互联网为生活支撑点的时代中,需要脱离书籍这个媒介来重新审视知识以及知识的传承。 一、知识从书籍筛选走向网络泛在 信息超载视为一种文化环境[1]。知识金字塔理论表明,我们从数据中获得信息,再从信息中获得知识,最后形成个人的智慧(如图1所示)。一般来说,数据本身只是数字、词语与符号,而信息就是现实事实与事件的描述,在这两个阶段中,都是客观的,没有主观情感的事实与对象。而知识与智慧,却是经过主体加工的,具有主体性与个体性,是对数据与信息的反应。也就是说,数据与信息只是告诉人们是什么,而对知识来说,是探究为什么或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否解决问题等,至于解决问题的程度就上升到人的智慧。
图1 知识金字塔理论图 传统的知识多数存在于书本中,限于纸张的容量,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并且传承下来的信息是经过筛选的,这些信息是为了其所证明的特定的“知识”而存在的,它对证明书本所要表达的知识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充分的。事实上,存在许多与该书所要传达的知识相悖的信息并没有收录在书本内。介于书籍的属性或者说是局限性,书里每一页的信息是排列好的,是不变的,是能够让书本的知识“自圆其说”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再受限于书本纸张之内的信息,书籍变得不再具有以前对知识解释的权威性。这种现象使得我们很难再去乐观地相信对于知识的看法还具有统一性。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本身就成为了一种问题,我们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如何证明它是知识?网络中信息的数量多到无法计算,所以经过筛选而获得知识的传统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互联网中知识的获取了。与此同时,因为任何知识,在互联网中都能找到否定其正确性的信息,故有人认同“互联网中不存在知识”的假象。形成这一假象的原因是传统知识的生产方式并不适用于互联网环境,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已不是金字塔的形式了,而是形成了一个网络,即知识网络化。网络区别于金字塔的递进关系,它是扁平无中心的形状,所以网络化的知识也不同于金字塔的筛选模式,它是广泛存在的,一个信息与另一个信息的连接即可形成一个“知识”。 知识的网络化给知识添加了一个网络属性。而因为这个属性,却给知识造成了一个危机:传统的知识获取经过严格信息筛选,是严谨的“知识”。而互联网里面充斥的信息是庞杂的。一方面,这些庞杂的信息所呈现出的知识就不能像传统知识一样被证明是可信的;另一方面,因为知识的网络属性,我们扩大了知识的体系,现在的知识不仅存在书籍和大脑中,而且存在于网络中[2]。所以,知识的网络化改变了知识的形态和性质。 二、“互联网+”时代下知识新特性 互联网时代经历了Web1.0的门户时代,再到Web2.0的搜索/社交时代,直到现在愈发成熟的Web3.0的大互联时代,再到Web4.0的“互联网+”时代,或者说后互联网时代,典型特点是人机交互、人与人交互以及人与信息交互,既可以一对一交互,也可以多对多交互。因此,在“互联网+”中,知识传承与创生中,其重要内涵就是“建立链接、共建共享、取长补短、深度融合以及具身服务,满足个性所需,促进个性化发展”等,预示着万物都将在互联网作用下呈现出新的生机。 “互联网+”时代的新属性是基于互联网本质特征显现出来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促进信息沟通”;“互联网的本质是‘分享’,唯有分享才可能把资源都聚拢在一起”;“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信息的加工聚合,最终无限接近事件真实”。从以上言论中可以看出,“沟通、分享、聚合”都是互联网的本质属性,而在这些属性中,链接促进信息的沟通,去中心化和社群化又促进了资源分享和聚合。因此,链接、去中心化、社群化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三个本质属性(如图2所示)。
图2 互联网的三个本质属性 一是链接无处不在。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做一件事:链接。百度是人与信息的链接,腾讯是人与人的链接,阿里巴巴是人与商品的链接。链接使得信息趋于对称化,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让供给双方缩短相互碰到的时间。 二是去中心后的平等与协作。“三人行,必有我师”,互联网的网状结构决定了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具有相同的机会去进行资源的输入与输出,让世界呈现出扁平化,没有绝对的中心,去中心化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即是平等。 三是社群中寻求归属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互联网使人们相互间的沟通更加便捷,所以人们更容易找到与自己爱好相同的人,形成社群、组织。而互联网也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平台以便于更容易形成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