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编号:20140915000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但是从当前来看,学前教育①依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是困扰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如何合理地确定学前教育每年的投入总量及财政投入比例,优化来源结构,保证投入重点,是保障未来几年学前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投入标准缺乏和很难测算的状况下,通过国际比较,尤其是与教育发达国家的比较,就成为衡量和确定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水平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投入总量的确定 衡量一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投入水平不仅要看这个国家对学前教育投入总量的变化及趋势,还要分析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在国家各项事业中所占的比重。这些相对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占有全社会资源和国家公共资源的状况,反映一国政府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1]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11年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增长迅速,②以年均32.67%的速度递增,大大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类型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反映了我国对学前教育重视的不断增强。但是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总量还是最少的,差异巨大。从相对量上来看,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有所上升,尤其是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后,但是其所占比重还是很低,到2011年也只有0.22%。这表明我国学前教育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包括公共资源)非常稀少,全社会(包括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资热情和总量非常有限,这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2011年的学前教育总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即全体社会资源的比重处于很低的水平,落后于除澳大利亚与日本以外的所有OECD国家。这说明我国学前教育能够动用的社会资源十分微弱,学前教育没有得到社会、政府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的社会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未来几年,一直到2020年,如果我国学前教育要实现基本普及,实现《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加大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在经费投入上有较大提升。我们可以参照OECD国家学前教育的投入水平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学前教育投入情况进行预测和规划。⑤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来看,从2001年到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15.74%(表1),翻了两番还多。但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未来几年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并不容易,再翻两番的可能性不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⑥以此发展目标为依据,2013-2020年我国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增长情况如表3所示。
在此,我们不采用2001-2011年均GDP增长15.74%的高位增长值,而采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020年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的GDP增长值。依此计算,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可达1156049.6亿元。按照OECD国家学前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0.5%左右的平均比重,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应达到5780.25亿元才有可能较高质量地普及,完成《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所设立的发展目标。由此从2012年开始,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需以年均21.28%的速度递增。⑧每年需要投入的学前教育经费情况如表4所示。
二、财政性投入应占比例 (一)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现状及问题 投入总量及其相对量的变化只能反映学前教育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及其充足程度,并不能反映其来源结构的合理性。学前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合理性不仅关系到经费增长的可持续性,还关系到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功能定位。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这不仅规定了学前教育的性质,而且对学前教育投入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应在学前教育普及与投入中发挥主导作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