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5)03-0021-06 DOI:10.14138/j.1001-4519.2015.03.002106 “十三五”时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五年,其核心任务是全面开发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全面投资全体人民的人力资本,把教育大国建设成教育强国,把高等教育大国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把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把人才资源大国建设成为人才资源强国,为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人力资源和国民素质基础,为2030年主要教育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实现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成终身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十二五”中期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展评估 这里主要基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相关指标进行2011-2013年第三方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纲要提出的教育发展主要目标、重点任务进展顺利。预计“十二五”规划教育主要指标将如期或提前完成。具体来看: 教育投入大幅度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28%,按时完成2012年达到4%的目标,2013年达到了占GDP比重4.30%,这一比重在世界173个国家和地区中首次进入前100位,为97位,比2010年上升24位,①预计到2015年这一指标创历史新高,超过4.50%。教育投入的增长极大地改善了全国特别是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设施、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也不断提高了教师的经济待遇,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从全社会范围看,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服务业之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表明,2013年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到1913.8万人,在全国服务业中排第2位(居批发和零售业之后),教育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达到5.41万亿元。② 学前毛入园率指标进展良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0%。实际上,201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5%,已经提前实现2015目标。 义务教育指标进展良好。2013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3%,累计增加了2.6个百分点,与规划提出的约束性目标3.3%仅差0.7个百分点,完全有希望在2015年顺利完成规划目标。 高中教育毛入学率指标进展良好。这一指标的人力资源产出表现为,全国高中文化程度人口由2010年1.88亿人上升至2013年的2.09亿人,净增加2100万人,增长了11.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82.5%提高至2013年的86.0%,接近“十二五”规划目标(87%),平均每年提高1.17个百分点,2014年会实现目标,到2015年将超过88%,接近2020年实现90%的目标。 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研究生在校生数迅速增加,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2013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增加了236万人,研究生在校生数达到179万人,提前实现2015年目标(17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26.5%提高至2013年的34.5%,平均每年提高2.7个百分点。预计到2014年将提前实现2015年规划目标(36%)。全国大专以上人口由2010年的1.19亿人上升至2013年的1.43亿人,③增加了2400万人,增长20.2%,超过世界总人口第10位的俄罗斯(2012年为1.43亿人),④到2015年预计突破1.6亿人。 2010-2014年,进入劳动力队伍的大专以上人数在2500万左右,大大超过了“十一五”时期的2160万大学毕业生,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两者合计在4500-5000万人之间,所产生的教育红利(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及劳动生产率来体现)实际上超过了人口红利减少的负面影响,成为真正发挥教育红利的最好时期。这也说明,随着中国人口红利下降,迎来教育红利迅速扩大时期,教育红利将发挥长期性、基础性作用。 二、“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机遇、挑战与总体目标 (一)“十三五”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机遇。首先,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先导。教育发展、人力资本积累、经济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推进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在经济追赶之前人力资本追赶已经开始,而当经济追赶开始启动时,人力资本追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说明成功的经济追赶一般以人力资本追赶为先导。到2030年人均GDP只达到美国的56%时,中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与美国基本持平,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显著的教育先导型追赶。 其次,人力资本红利正在取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不断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的人力资源红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人力资本红利,主要是指由教育发展产生的直接收益,即国民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进而提升一国的总人力资本。第二,是就业总量红利。教育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参与率,特别是可以提高女性的就业参与度,从而扩大了国家就业总量,表现为就业人口与非就业人口之比上升。第三是就业结构红利。教育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对于促进一个国家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加速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从低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