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扩散视角下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若干思考

作者简介:
杨浩,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教育信息化、认知与学习理论等,harrison.yang@oswego.edu;郑旭东,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与国际比较,xudong@mail.ccnu.edu.cn;朱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应用,judie2046@gmail.com(湖北 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内容提要: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还面临着一些困惑与挑战,比如“非显著性差异现象”与“乔布斯之问”,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命运。从“创新扩散模型”“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成熟度曲线”等技术扩散的理论视角出发来审视与反思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散,有助于我们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普遍规律,破解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与现实难题。而揭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适效性与滞后性等特殊性,则可以有效回应“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回答“乔布斯之问”。以此为基础,本文对包括大型开放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电子书包在内的教育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度解析,期望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信息技术与教育、尤其是正规学校教育融合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15)04—0001—06

      一、理论的困惑与实践的反思: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命运

      2010年,美国发布了题为《变革教育:技术助力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影响,对教育系统进行重大结构性变革。同年,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将深刻改变教育的历史面貌。然而,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特别是与作为主战场的正规学校教育的深度有效融合,却还面临着很多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重大问题与挑战。

      1.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理论困惑:“非显著性差异现象”何以始终挥之不去

      建立在科学进步基础之上的技术革命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推动社会进步最为重大的力量之一。近三百年来,在机器大生产的裹挟之下,几乎所有的社会部门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技术革命,进而极大提高了自身的生产力。从20世纪视听教学运动兴起,各种电子媒体被应用于教育教学算起,教育领域的技术革命,即现今我们所谓的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至少也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在教育与技术相遇的历史时空中,却长期横亘着一个巨大的理论困惑,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并影响着我们今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努力。那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自192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均有研究发现:不同的技术手段在对教育与学习结果的影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被称为“非显著性差异现象”。“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就像一朵乌云,笼罩着时下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这一美丽而晴朗的天空。面对并破解“非显著性差异现象”之谜,是今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有效融合在理论研究层面上的基础与前提。因为“非显著性差异现象”背后潜藏着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廉价的黑板加粉笔能够做到的和昂贵的计算机加投影能够做到的并无二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课堂里配置这些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呢?这将从根本上否定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因此,只有回答了“非显著性差异现象”为何在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挥之不去,我们才能够真正在认识论的层面上把握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基本机制,在实践论的层面上找到让信息技术真正融入教育的具体路径与方略。事实上,非显著性差异现象的存在源于简单机械的媒体比较研究,而在媒体比较研究这种范式背后,隐藏着的则是见“物”(技术应用)不见“人”(师生发展)的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思想方法与价值选择。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过程中,究竟是以技术为本位,还是以人为本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2.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实践反思:如何回答技术影响教育的“乔布斯之问”

      如果说“非显著性差异现象”是历史维度上的困惑,那么当我们把目光转到时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之状况时,则可以发现在现实的维度上,存在着的是另外一种与之表现不同但却本质类似的景象,那就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社会部门,特别是正规学校教育,体现得尤为明显。它与非显著性差异现象互为表里,共同揭示了技术融入教育的艰难、曲折与尴尬。在工业革命的年代,尽管我们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建立了一套与机器大生产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但教育自身却并没有能够完成机械化改造,在生产方式上仅仅只是摆脱了农耕文明时代的手工生产,并未能够建立起机器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而是一直停留在介于二者之间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层次与水平上。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在《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一书中就曾经感叹:教室的机械化水平甚至还不如厨房!在信息时代降临时,我们见证了信息化在诸如工业、商业、军事等诸多社会部门中的应用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脱胎换骨的变化,尽管在教育信息化上也进行了大量投入,但社会公众却并没有感受到教育、尤其是正规的学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乔布斯生前与比尔盖茨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时曾提出:“为什么信息技术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在“乔布斯之问”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革命性影响似乎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更为严峻的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似乎患上了“珠穆朗玛综合征”,即:计算机应该走进学校,原因只在于它们已经在那里了;不是批判性地思考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应该如何被使用,而仅仅只关注其如何能被使用[1]。作为手段的教育信息化变成了目的,而本来应该作为目的的信息化教育却迷失了。

      二、在技术扩散的理论视野中审视与反思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如何破解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史与现实难题,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中的扩散?基本的思路显然是既要把握技术在社会各部门与领域扩散的普遍规律,同时又要把握教育领域自身的特殊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复杂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满足人类需求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新兴技术是如何向社会扩散的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就很受关注,并在长期研究中产出了大量理论模型,其中就包括在技术扩散方面颇具影响的创新扩散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技术成熟曲线等。这些理论成果为我们理解与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散提供了有益视角,或许有助于理解我们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上面临的历史与现实困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