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与跨学科文学理解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叶鸿,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对文学文本的理解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受到关注,而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进展又为文本的理解赋予了新的含义。与认知科学相关联的认知诗学关注文本如何被理解以及语义如何产生,其广泛的跨学科性拓展了对文学理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认知诗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式,探究文本的风格对读者的潜在作用,为文学文本的理解过程提供语义产生的依据。认知诗学还可借助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与认知相关的学科的研究成果而逐渐进入认知理解深层,将文学思维和人的基本思维相结合,从新的视角阐释对文本世界的感知以及情景想象的产生来源,从而较深入地触及文学理解的本质。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5 年 06 期

字号:

      传统的文学研究一直侧重于重置文本的历史背景。20世纪中后期,诸多文艺思潮将社会文化环境对文本语义产生的作用放在中心地位。西方的文学批评研究由此经历了文艺思潮的一次次激荡。虽然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在思想上不断地打破权威、性别、制度、种族等造成的种种藩篱,使人们能够不断剔除偏见,转换角度,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文学文本,包括看待世界,文学叙事的诠释空间也由此不断扩大。但是,这些曾在文学批评领域发挥重要影响的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文学理解的基本问题。其中后结构主义引发的对文本诠释的不确定化和相对晦涩的后现代理论构建,使西方的文学批评领域内相继有不少学者感到有必要寻找新的理论途径,为回答文学理解的基本问题提供清晰的答案:文学为何而存在?文学文本的特性是什么?理解是如何生成的?而这些在传统的文学研究领域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问题。

      在后现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不断扩大的同时,认知科学也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其不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重新关注文学理解的基本问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跨学科的思考从而成为可行并且是必要的研究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研究者被认知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所吸引,他们普遍认为可利用这些理论和范式来探索文学文本的特性和效用,并重新度量文学理论中一直作为假设的理解过程和概念阐释,以使文本理解的理论框架形成更为精准。

      依照现象学的观点,文学文本被视为“他治的”“非自治的”的客体,所以,文本本身不会产生“客观”的含义。①文本的语义是由读者的大脑决定的。理解文学文本的含义就要对它表达方式的特殊性有所了解。文学文本的内在关联并非完全靠明确、清晰的叙述而形成,而是要借助暗示的、隐含的表达。没有文本能把所有的细节外在化,读者头脑中对人物和场景的建构因此不只建立在对详尽描述的理解,而是通过读者已掌握的生活经验、对周围世界的知识和文学叙述模式来不断填充文本表达,赋予文本含义。所以,文本表层的“空白位置”(Leerstelle)②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来填补。运用认知科学的描述,读者对叙事文本的理解为“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③自下而上即指读者从文本中找出信息,在此基础上读者构建他想象中的叙述世界;自上而下意为人们头脑中的图示(schema)也在发挥作用,控制、调节着人们对文本世界的理解。文本含义的产生受这些相对简单的并保持文化固有特性的图示的影响。虽然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现象学、诠释学和符号学等经典文学理论均从不同角度对文本的结构特征以及文学理解过程进行阐述,但导致含义产生的推理建构仍然是今天文学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文学和思维、文学阅读和人类交流的互通性得到关注。文学的产生不仅如以往学者所持的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以及游戏消遣的娱乐作用,叙事式的思维更是在人的大脑和心理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关人类记忆的研究证明,人类的经验往往建立在叙事性思维的基础上。人们大部分的经历、知识和思想是以“叙事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④文学研究可以通过了解人类经验保存的方式以及相互沟通的思维运动来拓展研究视野,从而能够逐渐揭示文本理解过程中语义产生的奥秘。

      一、认知诗学概论

      认知诗学(Cognitive Poetics)这一术语1983年由罗文·索尔(Reuven Tsur)提出。⑤罗文·索尔在1992年首次出版并在2008年扩充修订的专著《建构认知诗学理论》里,⑥以人对诗歌的节奏、韵律的感受为例,阐述诗性语言如何受人类信息处理过程限制又如何被这一过程影响。“认知诗学”的术语虽源自罗文·索尔利用认知心理学范式分析诗歌文本的韵律产生的效应,但最近十几年来已不仅局限在对诗学的研究上,它已扩展到对更广泛的文学叙事文本的研究。认知诗学产生的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文学批评理论中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以及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在西方语言学和文学研究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认知转向”,这为建立认知诗学这一文学批评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动力。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罗文·索尔、亚伦·里查森(Alan Richardson)、马克·特纳(Mark Turner)、诺曼·赫兰德(Norman Holland)等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文学研究和认知科学研究相结合的论著,尝试把认知心理学(包括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文学理解的研究中,以此重新思考文学的特性和审美效果。这些研究为认知诗学领域的最初建立做了理论和实证铺垫。

      认知诗学聚焦于理解过程。在20世纪经典的文学理论中,诠释学同样关注理解过程。在德文原意里,诠释学(Hermeneutik)即是一门探讨“理解的学问”(die Wissenschaft vom Verstehen)。但与诠释学不同,认知诗学不只关注“含义是什么”,还更多关注语义如何产生以及文本如何发生效应。相对于诠释学,认知诗学更为关心“文本理解的过程,而非最终产生的语义”。⑦无论是认知诗学的先行者罗文·索尔,还是后来的代表人物彼得·斯多克维尔(Peter Stockwell),都认为认知诗学的根本目的是解释文学效果。彼得·斯多克维尔强调,认知诗学不仅是文学批评重心的一种转向,更是对“文学阅读和分析的所有范畴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估”。⑧这就决定了认知诗学与以往的文学理论相比,在研究途径上会有很大不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