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文艺理论上留下了十分丰厚的思想资源,有着一整套独特的思想方法和学术概念及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曾是我国文艺领域里一面高扬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阐发以及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如何探索和取得革命大众文艺领导权方面做出过重要的理论贡献。毛泽东在《讲话》(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同)中,在理论层面上运用马克思主义阐明了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在《讲话》发表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有周扬在1944年编辑过一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书中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高尔基、鲁迅、毛泽东等有关文艺问题的论述,它是我国解放区时期第一本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点的著作。全国解放以后,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论文艺的书籍,这些书籍的出版,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传播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新时期以来,陆续出版了陆梅林编选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杨炳编选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与美学》,董学文编著的《马克思恩格斯论美学》。据不完全统计,在新时期我国学者出版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论著有50余种,不定期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3卷)、《马列文论研究》(15集)、《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6集)等多套丛刊、集刊,同时还有几十部马列文论教材问世,可以认真地说,新时期以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但是面对如此丰厚的学术积淀,后来者感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这个学科上已经很难有所推进、提升和拓展,因而容易产生望而生畏之感。随着老一代学者的退出,新一代学人不能跟进,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学科建设出现青黄不接,甚至难以为继的局面。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队伍的萎缩,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正处在学术的边缘化状态。从学术这个角度来说,由于新时期我们侧重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无体系之争上,所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化的建设上花了很大的力气,着力体系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尽力呈现体系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以便系统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础理论。从外部环境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的激烈冲撞,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都受到商业经济的剧烈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悄然变化,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和实用。 新时期那种追求体系性研究的方式确实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果一直沿用这种研究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了改变目前的研究状况,首先我们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队伍建设,期待着有一支有远大理想、坚定信仰、执著追求的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队伍。同时,我们要注意发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有的方法和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有问题意识,切实关注当下的文艺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推向新的高潮,引领文艺创作出现新的气象。在学科建设上,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从经院式的研究中走出来,不要再进行体系化的建立,而是真正下一番苦功着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进行专题研究,出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题史系列著作。 我们正在做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的专题研究。在王文章院长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10年11月批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申报的院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我想借这次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做这个课题的一些想法和思路。由于这个课题难度太大,所以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对提纲也反反复复进行了好几次讨论与修改。经过三年时间的资料收集和缜密的思考,现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的撰写提纲和写作思路有了比较清晰的想法和思路。 在考虑《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的撰写提纲和写作思路之前,我们对已经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书籍进行了系统的阅读,我们意识到这些书籍已经从各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进行了梳理和建构。如果我们再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一方面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使在新的综合基础上写出一本概论性或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性著作,也只是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增添一本新的专著,其意义也不是很大。为此,我们在课题组内多次征求意见,大家都觉得这个课题很难做。处在这样的两难境地,有一段时间我们的研究工作一点进展也没有。 从横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显然是不可行的,那么能不能从纵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呢?正当一筹莫展之时,过完2012年春节,我们决定从纵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外马克思主义者论述艺术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我们对此分了8个课题:1.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2.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梅林、拉法格、卢森堡论艺术,3.列宁论艺术,4.斯大林论艺术,5.苏联马克思主义者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6.日本马克思主义者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7.西方(英、法、意、德)马克思主义者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8.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马克思主义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