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程天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南京 210097,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系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涂尔干关于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的追问今逢一个世纪。对此世纪之问“接着讲”并“对着讲”,目的不再评判社会学与实用主义之高下,而在陈述(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一个可能动向。作为一种行动哲学,(古典)实用主义质疑“本质主义”真理观,破除对理性的膜拜,强调“有用即真理”。承续古典实用主义基本教义的新实用主义,实乃一种反本质主义,强调事实和价值不可分离,以及实践的优先性。(教育)社会学在经历“定量纯粹主义”与“定性纯粹主义”等类似之争的过程之中及之后,初露建基“实用主义”之上的“混合方法研究”的端倪:表现在学科性质的“兼有论”、研究方法的“综合论”、研究层面的“贯通论”、因果认识的“假设论”及研究取向的“问题中心”等多层面、多侧面、多方面。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字号:

       一、“实用主义”的所指与能指:兼谈问题意识

       1913-1914年,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巨擘涂尔干在法国索邦大学作了一个关于实用主义(被称为其时“唯一流行的真理理论”)的系列演讲,并集结成书《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其中他言道:“我们必须扪心自问:实用主义怎么能够把带有这么多缺陷的学说强加给众多心灵呢?”怀着这样的疑问与使命,他通过深入“敌后”(号召听众通过把“我们自己变成实用主义者,先把我们内心各种反驳意见放在一边,……找到实用主义的威力所在时,我们才可以重新返回自己的立场”)而力图知己知彼,论证“社会学高出实用主义的地方”,那就是:“社会学视角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促使我们去分析那些令人敬畏的事物,即真理”。①P111-114为此,涂尔干的演讲涉及社会学的问题很少,大部分讲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认为“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真理问题”。涂尔干把实用主义归结为三个基本论题:真理是人的真理;真理是不同的可变的真理;真理不是既存实在的模本。对此,他基本上持批判态度,认为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的命题已经变成把我们带回功利主义的公式,实用主义理论就是逻辑功利主义。而近百年之后,新实用主义的旗手罗蒂则对此一一进行了反驳。②

       在实用主义复兴并走强的今日,我们是接着涂尔干讲——论证社会学高于实用主义的地方,还是“对着讲”——冷静反思涂尔干当年的评论是否中肯?抑或持中陈述个中沧桑之变?无论如何,都需要认真对待实用主义对教育研究、特别是对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影响。然触碰“实用主义”这个“模糊、含混和被用烂了的词”,③P243无疑是自讨苦吃。但不无必要:一方面,在西方哲学史上像“实用主义”这般引起歧义的概念是不多见的④P209——无论是实用主义与传统哲学之间的争斗,还是古典实用主义与新实用主义之间的争执,抑或古典实用主义三杰皮尔士、詹姆斯、杜威之间的争奇,遑论新实用主义两翼罗蒂(左翼)、普特南(右翼)之间的争论。另一方面,实用主义大概是除马克思主义之外,中国人最熟悉的哲学名号了,尽管在相当长时期内,实用主义被作为“资产阶级反动哲学”⑤和“马克思主义最凶恶的敌人”④P3而撂荒了学理探讨,乃至遭遇严重的“误读”。⑥

       “实用主义”诞生于1970年代,至今经逾百年历程,非但没有销声匿迹,且新人新作不断。二十世纪头30年是其繁荣时期,被誉为美国的“国家哲学”,体现了“美利坚精神”。二十世纪30-50年代,在欧陆分析哲学(主要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冲击下,伴随着杜威之死,实用主义之古典时期结束,退居萧条期。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分析哲学的逐渐实用主义化和新实用主义的兴起,实用主义重新崛起,大有重振雄风之势。就此而论,“实用主义”似乎是美国的“专利”,这一概念似乎有特定的所指。但自诞生以来,围绕“实用主义”的争论本身就说明,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能指。两个典例可以佐证:一是实用主义的鼻祖皮尔士在发明了“实用主义”(pragmatism)这个词以后不久,曾鉴于其被滥用、推销和庸俗化而另创了“实效主义”(pragmaticism)一词。⑦P28二是实用主义的另一位奠基者詹姆斯(亦译作“詹姆士”)1907年汇集其近两年演讲稿为一书《实用主义》,而其副标题却是“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这说明,即便在实用主义奠基者眼里,“实用主义”也无非是一个用来表达一些旧思想方法的“新名称”而已,并非什么“专利”;甚至不是个十分精到的名称,以致不如改为“实效主义”这样孤陋的词,免得被滥用。

       尽管“实用主义”充满歧义,但这里还是可以取其最大公约数以资利用。实用主义作为对传统哲学的反动与改造,它“原是美国本土哲学,是一种注重具体研究,注重实际效用,强调实践重于理论,强调认知中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哲学”。⑧实用主义的基本涵义是:它是一种行动哲学,“有用即真理”是其根本原则,甚至可以说实用主义就是逻辑功利主义;它强调对理性的攻击,破除对理性的膜拜,宣告绝对真理的合法性危机,质疑从古希腊至今人们孜孜以求的世界的“本质”及“本质主义”真理观。承继上述古典实用主义的传统,新实用主义者如罗蒂和普特南更是表达了如下基本思想:③P243-251⑨P138-160⑩P7-28实用主义就是一种反本质主义;事实和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形而上学的区别,在道德和科学之间没有任何方法论的区别;在哲学中实践是优先的,没有办法知道,什么时候一个人已经达到了真理,或什么时候一个人比以前更接近真理。

       中国有无“实用主义”?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实用主义美学》认为,中国哲学和实用主义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哲学在根本上是实践的。(11)无独有偶,我国哲学家李泽厚基于对“经验合理性”的概括和提升,提出“实用理性”用以阐述我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之特点,他也认为人类经验来于“实践”。(12)P3-54倘若再取皮尔士“实效主义”、詹姆斯“有用、便利、令人满意、兑现价值”(13)P11之实用主义的精义,并虑及杜威来华讲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⑥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无防说,中国不失为一个实用主义的国度,“经世致用”、“学以致用”、“成王败寇”、“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才是硬道理”,诸如此类的表达都是再好不过的生动写照。撇开这些耳熟能详的俗语、常道或口号不论,实用主义的世界观(反本质主义)、真理观(无绝对真理)、价值观(事实和价值相互渗透)、认识论(反对镜式反映论)等思想,均可资借以描述和分析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特别是其方法论的某些突出特征乃至动向。而这,似从教育社会学的基础学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说起为宜。

       二、从“定量—定性”研究方法论之争说起

       从社会学发端伊始,就存在着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两种主要取向或曰范式。(14)迄今,这两种主要研范式业已发生过多次高下优劣之争,以至人们常说,超越了涂尔干(实证主义社会学)和韦伯(解释主义社会学),社会学可能会更好;但忽略了涂尔干和韦伯,社会学一定更差。所以,我们要不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到涂、韦二位奠基者所创始的社会学两大传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