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4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14)04-0138-08 理论自觉是当代中国教育学学术的一项重要考验,理论自觉意味着什么?最关根本地说来意味着理论融入实践并成为实践的自我意识。教育学学术自主性寻求由来已久,最具决定性和关键性一步是达到历史唯物主义向度的理论自觉,使学术从自在阶段上升到自为阶段。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实践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且是整个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时代的精华扎根于教育实践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历史唯物主义与教育实践关系的正确把握,是中国教育理论自觉的“阿基米德点”。 一、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教育本真关系的解说 俞吾金指出:“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没有提出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其他任何哲学理论。”①笔者在此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解释世界,而且改变世界;不仅是关于实践的哲学(关于实践的研究),而且是作为实践的哲学(参与到实践之中)。这里,从作为实践的哲学的角度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教育实践的灵魂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现实的运动。”②因此,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历史唯物主义以改变世界为理论指向,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马克思说:“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③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大脑”的实践活动。历史唯物主义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时无产阶级也把历史唯物主义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卡尔·柯尔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革命的哲学,其任务是以一个特殊领域——哲学——里的战斗来参加在社会一切领域进行的反对整个现存秩序的革命斗争。”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作为理论并在理论内部进行革命斗争,它“参加在社会一切领域进行的”革命实践活动。 对历史唯物主义与教育实践不能作如下理解:将教育实践理解为一种与意识抽象分割的物质活动,将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意识活动。作为改变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工具,它与教育实践存在着共生共存的辩证发展关系。何以如此?这就必须了解实践的结构。卢卡奇指出了实践是意识因素(目的论设定)与物质因素(因果系列)的结合。借用黑格尔的话说,实践的要素(目的论设定与因果系列)是同一性(同为实践因素)与非同一性(意识与物质的异质性)的同一(统一于实践之中)。这样,实践就是“跨界因素”,它“横跨”了意识与物质的两大领域。这两大领域(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观念因素与实在因素)虽然是异质的,但在实践中却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在意识中完成的目的论设定必须具有从物质上实现目的的条件。在社会实践中,无论是单纯的物质或单纯的意识,都不能作为现实起作用的因素而独立存在。这样,中国教育实践就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的全面发展)改造教育世界的活动。自然界没有轮子,人通过目的论设定将自然界中的因果规律变成了合目的论设定的因果规律,产生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对象性形式。同理,在教育世界中没有社会主义教育,历史唯物主义的目的论设定发动了社会主义教育现代性建设的因果系列,形成了以往教育世界中所没有的教育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实践的灵魂。不能把这种理论仅仅视为“认识工具”、“理论武器”,作为实践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直接参与了中国现代教育的自我型塑和自我理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中国教育实践的灵魂,是通过一系列的中介性环节来实现的。首先,肩负着把历史唯物主义付诸现实的中国共产党具有自觉的历史意识,将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使中国教育现代化实践成为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历史唯物主义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直接的教育学理论,但是,它是教育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中国教育学理论体系起始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个人发展两个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人功能及其辩证关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三大社会形态”、“世界普遍交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重要思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引领教育学学者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的重要范畴。再次,历史唯物主义影响了民众意识。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深深影响着民众,新中国成立以来,凡接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都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教育实践”、“教育规律”等具有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意蕴的概念深入到教育的日常文化心理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思考与行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政党意识、学术理论与民众话语构成一个相互关联和彼此呼应的思想关系,不断丰富和修正着中国教育实践的目的论设定,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发展。 2.历史唯物主义推动了现代化教育实践的历史规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并非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一场具有历史规划的现实运动。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把教育改革放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设计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要求。《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体现出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上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论设定。《纲要》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追求“每一个个人”(而非某一部分、某一层次、某一群体的个人)的发展的社会理想。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使中国教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明确自身“从何处来”和“到何处去”,并在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构成的问题域中把握教育的“中国问题”(中国教育部分从属并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在教育实践中,贯通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方位意识是教育发展的定向标。历史唯物主义使教育从历时性(三大社会形态)和共时性(世界历史理论)两个维度明确教育的历史方位。《纲要》提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的确定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在探索教育现代化道路中具有定向作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在这一历史方位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改革指导方针。历史方位与指导方针是对教育发展进行总体统筹与谋划的根据。《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就是基于历史方位作出的决策,这一战略目标成为对教育现代化实践起规定作用的指南。当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战略地位、历史任务以及未来前景都全面纳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考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