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13)06-0024-(08) 教师德性是优化教育质量的重要参数。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宝贵经验,他知道,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通过你知道什么,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效”。[1](P350)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就成为古今中外教育活动普遍关注的重点和难题。但是,在不同的道德哲学理论中,教师德性有不同的价值;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教师德性有不同的内涵。只有在明晰道德哲学的立场和自觉文化传统的预制后,教师德性的学术谋划才会更具说服力,其实践关怀才能更显合理性。 一、德性伦理视野中的教师德性 德性伦理是伦理思想史上成熟最早的道德哲学类型。什么是一个好人?如何成为一个好人?怎样获得好生活(幸福)?这些是德性伦理探讨的核心命题。借用理查德·泰勒的话而言,德性伦理是一种关于“渴望”的伦理学(ethics of aspiration)。它主要关心的不是行为对错的标准,而是如何使自己获得“有德”的生存状态,实现幸福生活。因此,德性伦理学首要的任务是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己的生活目的,对人生的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为实现一种善生活的内在目的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赫斯特豪斯认为,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间的区别通常被人们归纳为:“以行动者为中心”还是“以行动为中心”;思考的是“是什么(being)”还是“做什么(doing)”;关心的是好的(和坏的)品行还是正确的(和错误的)行动;考虑的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我应该做什么”。[2] 德性和规范是伦理学中非常重要的范畴。在不同的道德哲学中,德性相对于规范的地位的强弱不同。任何成熟的道德理论都必须包括对德性和规范的说明,即使是行为导向的规范伦理也关注德性的发展,因为这些德性与正当(right)一致,或者支持对正当的尊重。因此,后果主义和道义论会包括德性的理论说明或者德性理论,而不是德性伦理,德性理论是对德性的说明或者解释。德性伦理将德性评价作为伦理学的基础和伦理分析的核心概念,认为这种对人类品质的评价同行为正当性或行为后果价值的评价相比,更具根本性意义。因此,在德性理论中,德性从属于规范,是一种弱德性;而在德性伦理中,德性优先于规范,是一种强德性。 古希腊语境中的“德性”(希腊文“arete”)最初被用作指称每一种自然存在展示其“固有能力”而显现的优秀或卓越。例如,刀的德性是锋利,马的德性是跑得快,鱼的德性是善游。因此,洞察自然存在的“固有能力”就成为理解德性的根本前提。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人的本质在于其灵魂机制,但灵魂的生命机制不是人独有的,只有灵魂的理性机制才体现了人的“固有能力”。所以,人的德性就反映在其拥有的理性能力的运用上。“人与植物和其他种类的东西共有汲取营养和发育的能力,与动物共有感觉和意识的能力。但是唯有理性才是人类所独有的。因此,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就在于运用理性,人类所特有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正确而熟练地运用理性。”[3](P99)普遍的人的理性在不同的职分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与职分相应的品质。在荷马史诗中,“一个履行社会指派给他的职责的人,就具有德性。然而,一种职责或角色的德性与另一种职责和角色的德性是完全不同的。国王的德性是治理的才能,武士的德性是勇敢,妻子的德性是忠诚,如此等等。如果一个人具有他的特殊的和专门职责上的德性,他就是善的”。[3](P31) 因此,在德性伦理学中,德性必然同人的功能相关。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中,“人”就是一个核心的功能性的概念,他认为人的善就存在于人的功能中。对任何一个有某种活动或实践的人来说,他们的善就在于那种活动的完善。因此,一个吹笛手的善就在于演奏,雕刻家的善就在于雕塑。人类的善就是遵循或包含着逻各斯的活动的完成。因此,亚里士多德把“人”与“生活得好”的关系类比作“竖琴师”与“竖琴弹得好”的关系,并将此作为伦理学探究的起点。启蒙思想家认为,没有任何有效论证能够从全然事实性的前提推出任何道德的或评价性的结论,从而产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分离,表现为“是”与“应该”的断裂。但是,在德性伦理学看来,“是”可以合理地推导出“应该”。例如从前提“他是个大副”可以有效地推论出“他应该做大副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结论。论证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大副”是属于功能性的特殊概念,我们是基于“大副”被期望实现的特有的目标或功能来界定“大副”的。因此,要成为一个人也就是要扮演一系列的角色,每一角色均有其自身的意义和目的:家庭成员、公民、士兵、哲学家、神的奴仆。我们由人的这些角色功能就可以合理地期待他的德性。 因此,从德性伦理的视角来看,教师德性内生于教育活动。从词源学上考察,“教育”源自拉丁文educare,表达的是“引导、引出”的内涵;英语中的edueation则包含nurture(养育),rear(培养),bring up(抚养)等含义;《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从发生学上考察,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愿望和要求。它必须由年长一代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把人们积累的有关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系统地有步骤地传授给年轻一代”。[4](P3)可见,无论是从词源学上考察,还是从发生学上分析,“教育”的“固有能力”或本性是发展人的实践活动。“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5](P44)对于教师而言,只要他选择了教育活动,那么,他的善就在于发挥教育活动的“固有能力”和完善教育活动。我们就可以由他所是推出他所应该。这就是教师德性。 每一个职业所具有的功能都决定了其相应的道德要求,主体履行这种职业的功能就是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当一个人选择了以教师为职业的时候,那么他同时就选择了在危急关头救助学生的义务。这不是功利主义所能算计的,这来自一个简单的事实,因为你是教师,你就承担着这个义务。在这种生命的选择关头,不是生命轻重之间的比较与权衡,而是教师的德性问题,这就是他的社会角色。而只要他承担着这种社会角色,那么,他就不能选择危难时刻率先逃离现场,他必须承担与他的社会角色相应的道德责任,也就必须培养与实践同其社会角色相应的美德。对于教师而言,由于他所承担的特殊使命,选择高尚的生活就不是个人自愿的问题,如果说这其中存在自愿,那么,这种自愿发生在他选择以教师为业之前,而不是之后。事实上,一旦他选择了教师行业,获得了社会的尊重与期待,同时也就意味着承担着社会赋予的角色责任。这就是教师职业的要求,是教师职业的角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