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工业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演化  

——基于涵化视角的考察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申(198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程霖(1963-),男,湖北罗田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财经研究

内容提要: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经济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以往研究缺乏对这一思想传播的系统梳理。文章在研究该思想的传播过程、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首次借用人类社会学中的涵化研究方法,探讨了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与中国工业化思想产生和转型的关系。文章认为,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引入直接促使中国产生了工业化思想,并最终因其研究内容的局限而使近代末期中国工业化思想的演化路径发生转型。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在于其不断追求与经济现实的相互匹配,这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方向。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4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952(2013)12-0043-14

      古代中国处于农业社会,传统经济思想对工业的态度主要是轻视,缺乏孕育工业经济思想的土壤,没有较为系统的工业经济思想。近代以来,中国逐步开启了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社会转型,对工业经济思想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填补了中国工业经济思想的空白,也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然而,以往的研究缺乏对近代以来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的系统梳理,①且在目前众多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的研究中,学者关注更多的是思想内容本身,而忽略了中国工业化思想正是国人学习和借鉴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后创造性提出的思想成果,未能深刻揭示近代中国工业化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对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过程、内容和特点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与中国工业化思想演进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借用人类社会学中的涵化研究方法作为分析框架。涵化研究是文化变迁研究中的一种方法,多应用于异质文化间横向影响的过程分析,着重于对文化传播的结果而非仅是传播本身的描述。②由于本文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是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影响下的中国工业化思想的演进,即不仅研究外来异质思想的传入,更试图呈现该思想传入对中国经济思想产生的深刻触动和巨大变化。因此,涵化的研究框架可对这一过程和结果进行较为清晰的梳理,突出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有别于其他西方经济思想传播的特质。这是本文尝试性运用涵化方法进行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分析框架:外在动力与内在演化之间的关系考察

      人类社会学在研究文化变迁时常采用专有概念“涵化”(acculturation)来描述其中的一种变迁机制。涵化是指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在持续接触时,一方或多方群体的原有文化随之发生变化的现象。③不同于同一文化群体内部的文化延续(即“濡化”,enculturation),涵化特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某一文化因受到外来异质文化的作用而发生的变迁。因此,涵化研究被定义为研究不同文化相互接触而产生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④在进行涵化研究时,人类社会学者对不同的文化群体进行了抽象分类处理,将进行文化传播的群体称为“施予者”(honor group),将接受异质文化并发生涵化的群体称为“接受者”(receiving group),⑤并对这一组变量进行考察,内容包括施予者传递的内容、接受者发生的变化等。在接触施予者后,接受者自身的文化涵化即被触发。然而,受历史、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涵化的发展会有显著不同,可产生“取代”(substitution)、“综摄”(syncretism)、“增添”(addition)、“文化萎缩”(deculturation)、“创新”(origination)和“排拒”(reaction)的结果,⑥且随着涵化过程中自然伴有创造性,⑦最终在接受者内部产生与以往不同的文化。由此,文化变迁的过程、机制和结果这些相对抽象的内容便被清晰地呈现。

      我们借用涵化研究的分析框架说明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影响下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这一以往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首先,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密切,这为存在巨大差异的中西方经济思想的接触提供了契机,这是“涵化”的前提;其次,西方工业经济思想较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工业的部分而言,更具优越性和实用性,从而便产生了“施予者”与“接受者”的分野;最后,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对于近代中国而言并不是原有学说的简单移植,而是在中国内部产生发酵,使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发生根本逆转,并发育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内容。因此,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与中国工业化思想的演进是一个经济思想上的“涵化”。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过程,我们将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及其传播这一类似于“施予者”,且对中国经济思想产生刺激的一方称为“外在动力”,将中国经济思想及其相应的发展这一类似于“接受者”,且在其内部产生“涵化”的一方称为“内在演化”,进而考察这一组变量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作用关系和作用结果。

      二、外在动力触发内在演化: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工业化思想的萌芽(1840-1894年)

      鸦片战争前中国长期处于以农为本的封建社会,在“重本抑末”思想的支配下,社会普遍对工业技艺采取蔑视态度,甚至称其为“奇技淫巧”并加以抵制。这种局面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才被打破,1840-1894年,西方有关工业经济的意识形态开始持续涌入中国,触发了中国经济思想领域的剧烈演化。

      (一)社会变革下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早期传播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是体现在思想层面。在见识了西方的“船坚炮利”后,近代国人有关“天朝上国”的美梦被打破,一些进步人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途径,随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⑧掀起了学习西方以实现国富民强的思潮。二是体现在社会经济层面。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传统自然经济模式被瓦解的同时,工业经济元素滋生,改变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农业经济结构,开启了中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社会转型。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工业经济思想开始传入,所以,该思想的传播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其一,它满足了近代国人引进西方工业经济进而“求富求强”的主观愿望;其二,它满足了中国推进工业化建设而亟需思想指导的客观需求。

      但要指出的是,此阶段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并不是通过专业书籍和文献,而是通过中国学者对西方发达工业的描述,间接地呈现在国人视野中,经济性分析不多,这是该时期的传播特点。如冯桂芬提倡推广机器生产,称西方人“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功多”。⑨郑观应主张效仿西方发展工业,全因国货“制造不如外洋之精,价值不如外洋之廉,遂致土货出口不敌外洋之多”。⑩薛福成更是指出“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11)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形成这个传播特点的原因在于:首先,农业社会了解工业经济必定要经历一个过程,因此感性认识必然要先于经济学分析的理性认识;其次,引进工业经济思想须有经济学、工业技术和数学等相关基础,而近代国人在这些方面尚显薄弱;最后,西方有关工业经济思想的内容如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尚处发展时期,因而难以系统引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