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体制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必然会引起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甚至波及国家的政治稳定。 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现代性滋养稳定,现代化培植不稳定。即已经现代化的国家政治较稳定,正在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随着社会变迁,常常容易造成社会动荡。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国家在其早期社会转轨时期,都曾出现过曲折的斗争,在英国、法国还出现了两种势力激烈的对抗。战后一大批新独立国家,随着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变,都程度不同地陷入了政局不稳、内讧迭起、种族冲突、军人独裁等频繁的政治与社会危机之中。那么,是何缘由导致社会变迁时期的政治动荡呢?首先,是心理的“惯性”。人们心理上早已接受并已习惯了的一种制度或体制,在被另一种陌生甚至是对立的体制所替代时,在短时期内很难对新体制产生“认同”心理。其次是利益的冲突。社会的变迁,体制的转型,对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是一次重新组合、重新分配,那些利益失落的阶层会通过各种渠道发泄其对新体制的不满。再次是法规政策的不配套。有些政策一马先行,其它措施未能及时出台、相辅相成,有些政策严重滞后,亟需修补。这导致一些人趁机钻法规之漏洞,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制造社会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既要强调改革和发展,但同样不可忽视政治稳定。没有政治稳定作保证,改革和发展就会一事无成。笔者认为,要维护政治稳定,政府应充分研究和分析社会变迁中人们所可能产生的各种偏差行为,并采取切实措施调整人们的不规范行为。具体说,政府应发挥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 1.思想疏导。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文化的引导,调适人们的意识心理过程,进而达到调整社会行为的目的。为此,应深入研究人们对各种改革政策措施的心理反应,研究人们的情绪、需要、动机和态度的变化特点,以及各种失调性心理反应的范围、强度和方向,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例如,开展多层次的社会协商对话,畅开言路,提供心理渲泄途径,实现心理沟通。对新的方针政策加强解释、宣传和咨询力度,增加人们的认同心理。进行试点、示范,使社会心理在不可避免的社会震荡到来之前产生“免疫”机制,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同时,对改革可能达到的目标要有科学的评估和阐释,对由此而来的利弊应作客观分析,不可只讲利而不讲弊,使人们形成健康的期望心理,使人们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自我鉴别、自我调节、自我矫正和自我适应的能力。 2.满足需要。需要和利益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动机,个人与社会和生产领域的联系,是通过需要和利益表现出来的。“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都同其丰富多样的需要和利益满足情况密切相联。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活跃人的因素,调适人们的心理行为,就必须尊重人们的各种需要,关心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努力满足人们正当的利益要求。如良好的工作条件,必要的住宅和娱乐场所,公共交通,生活服务设施,文化教育条件,医疗卫生服务等。人们如果生活在人口集中,住房拥挤,交通落后和环境严重污染的条件下,身心都会受到恶性刺激和情境压力,人们感情、情绪和动机等心理要素不可能是良性的。一旦超过人的忍耐限度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偏差行为,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干扰力。因此,党和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努力为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全社会健康心理行为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全社会保障显得十分重要。各级政府应通过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保障丧失劳动能力者、失业者,遭受突然灾害者和生活贫困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社会变迁的我国,利益关系剧烈变动,人们的生活变化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增多,诸多养老问题,收入差距拉大及物价上涨对人们收入的影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用工制度的改革所带来的生活保障、失业救济及卫生医疗等问题。若对其处理不当,就会加剧某些社会群体和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进而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应高度重视并花大力气搞好社会保障,并且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3.协调利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要开展竞争。商品生产是社会化生产,它承认经济个体之间的劳动差别和利益差别,要求其劳动通过市场交换取得社会的承认,并依此来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这是个无情的优胜劣汰过程。市场就是激烈的竞争角逐场所,但市场并非完全自由放任,政府也并非无能为力,它可运用各种手段规划协调经济运行过程,调整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由此形成的利益关系。协调和竞争是相互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只有竞争而无协调,竞争的发展使社会不断产生新的因素,新的关系,从而造成新的更广泛的不平衡,也就要求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程度上实现协调,它包括对经济个体行为的目标手段的调适、规范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