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缘政治思想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本文主要从历史的纵向发展中分析地缘政治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内涵的演变,进一步探讨地缘政治思想在云南边贸发展战略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地缘政治学 起源 发展 演变 合理利用

       地缘政治学(geopolitik)认为地理环境制约着国家的政治事件、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其核心就是认为国家是政治空间有机体,生存空间决定了政治行为,研究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地缘政治学就成为指导实际政治及国家道德的准绳。理论的支撑点是四点纲领(1)地缘政治学是关于环境制约政治现象的理论。(2)地缘政治学是建立在政治地理学的基础上,属理论地理学。(3)地缘政治学的范围决定于土地空间(Erdraume)的本质。(4)地缘政治学是理论、指针,引导实际政治,它要成为也必须成为国家地理学的准则。这个地缘政治理论是存在明显错误的,最突出的一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因此极易为扩张主义所利用,但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确实对政治有影响,在分析许多国际政治行为中,是有独到之处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理论也需要发展,对这个理论要批判地继承、使之更符合实际,并正确地应用到我省边贸经济建设的指导工作中去。

      

       一、古代的地缘政治思想

       地缘政治学者一般认为,地缘政治学是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可实际上它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记录。

       (1)地缘政治思想在中国的发展由来久远。中国古代的地缘政治学者,虽然没有提出一套完整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但当时的决策者已从地缘政治角度进行方向选择,位置确定和地域分析等政治决策和实践活动。许多著作也专门探讨了地缘政治学的某些现象和问题。世界上最古老的,有着地缘政治学萌发意义的著作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全书共有十三篇,其中《九变》、《地形》、《九地》三篇都从地缘观点出发,评价空间对政治活动的影响和意义。孙武认为:地缘是分析、判断政治形势的基础。“在相持中,以江河为界,依险而守;在混战中,形成坚壁清野,自战为守”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地缘政治思想的萌芽。在《九地》篇中孙武就明确地写道“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圯地,有围地,有死地”九类,其中,孙武对“衢地”的定义和处理方针最接近后来地缘政治学的成长尖端论(Washstumspitzem)。成长尖端论认为:在国家扩张领土的前阶段,要在距本国比较远的地方建立根据地,获得势力支撑点。孙武则认为衢地是“诸候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也就是说:衢地一般不属于本国领土范围,而是在敌我双方和他国交界接壤的地区,事先占领,就可以得到全局的利益,使自己在未战之前,稳操胜卷。孙武在二千多年前就有这样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见解,至今仍有重大意义。其实,纵观当今各国争夺全球地缘战略要地的方法、手段等事例,是不难证实孙武关于衢地地缘政治思想上的正确性。《孙子兵法》中还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了地缘政治思想,但它们皆为描述地缘政治思想的一般现象,还没有专门形成地缘政治学理论,还只是地缘政治学描述著作的滥觞。另外,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应当提到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东汉末年,群雄四起,战乱纷纷,诸葛亮依据地理形势和群雄割据的政治状况,从地缘政治思想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的地缘政治决策。先联合孙权,孤立曹操,造成三足鼎立,再夺占“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衢地——荆州,益州,以此两地形成成长的尖端——根据地,等待时机,从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总观上述,地缘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地缘政治思想的萌芽却是历史悠久,其中《孙子兵法》代表了中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的部分精华,而同一时期的西方却未能见与《孙子兵法》相媲美的专著。

       (2)古代西方,地缘政治思想的发展紧密联系着军事战略学。古代西方,有些著作曾专门论述了地缘政治思想,象古希腊的希波革拉第(Hippocrates)在他所著的《论空气、水和地方》就用水源和气候两个地理要素来划分政治区域。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Strabo)在其著作《地理学》中提出:全球以大陆为着眼点,有人居住的地方可划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政治区域,并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的品性,最后导致不同的政治行为,他指出,欧洲大陆自然地理环境好,是“最能提高人类智力和社会地位的地区。”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也提出:理想的国度不可太小,也不可太大,以视线所及为限,地缘布局要依山川形势,以利军事、政治上的攻防。十八世纪,法国地理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也十分强调地理环境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他认为:气候,土地与海陆位置等地理条件不同会影响国家力量。气候宜人,土质优良的地区的人,不关心自己的自由,温顺、服从;气候逼人,土质低劣的地区的人,关心自己的自由,勇敢好战,岛屿地区的人比大陆地区的人更爱好自由。

       以上这些观点虽然是西方早期地缘政治学思想的萌芽,但它过分夸大了地理环境对国家政治力量的影响,有浓厚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色彩。真正系统地开始研究地理环境与政治现象关系的学者是近代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

      

       二、对近代地缘政治学的评价

       拉采尔是地缘政治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观点是“国家有机体说”,“生存空间论。”此后马汉提出“海权论”,麦金德提出“陆权论”,其它提出“有机边疆论”、“成长尖端论”等等,这些观点都是西方近代地缘政治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其论点的核心与拉采尔的论点是一脉相承的。拉采尔在其著作《政治地理学》中,把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进化论概念应用到了国家的生存发展上,创立了“国家有机体论”和“生存空间论”。他把国家看成生物上有机体”,有诞生、成长、繁殖、而且成长有停滞、有时生病,达更高龄时要萎缩,最后达死亡。”一般认为将国家比喻作在一定空间中生存的有机体这种说法并无错误,在一定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合理的一面,幅员辽阔的国家发展的地理条件好,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可以证明这一点,但问题在于地理条件并不是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国家的生存发展主要是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战后领土狭小的日本的发展足可以证明社会发展规律对国家生存发展的制约作用。可以说“国家有机体论”和“生存空间论”有着正确的前提,但如果我们只对这种类比简单的望文生义,就容易导致错误的结论。拉采尔本人也认识到他理论的缺陷,生前曾一再强调他的这个理论仅仅是一种启发性的论说,但后来仍被德国纳粹党的地缘政治学者加以发挥和利用,认为强大的国家为了生存必须要扩张领土,当德国侵占别国时,是德国内部生长力的反映。这些理论成为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的借口和根据,因此,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期中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耻于被人们提及,一些学者为避嫌,把地缘政治学的研究都冠以“政治地理学”的名称。其实,尽管名称不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对地缘政治学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毛泽东同志的根据地思想也体现了地缘政治思想,他认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存在地域不平衡的状态,这种特点使革命根据地的产生和出现有了可能性,毛泽东指出“革命的胜利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即中国革命战争有可能首先在反革命势力最薄弱的农村地区发展起来,并以农村为根据地向外扩展力量,取得全国革命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把创建游击战争的根据地思想提高到空前重要的地位,并认为根据地要选在地理环境好的平地,山地和河湖港汊等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八年抗战,在全国建立了拥有1亿人口,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的19个解放区根据地,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放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同志洞察了全国各地的形势,认为东北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又与苏联、朝鲜、蒙古接壤、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所以抢先在东北建立了根据地,形成了以山东、晋陕、东北为中心的“北三角”地缘政治形态,为夺取全国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毛泽东从地缘政治角度对根据地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正确分析,已被实践所证明。其实,毛泽东同志关于建立根据地的思想就是地缘政治学中成长尖端论的另一种表达形式而已,根据地也就是孙武所说的衢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