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和中国政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作 者:
高放 

作者简介: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新长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政治”具有四个方面的含义

      什么是“政治”?“讲政治”的含义是什么?对此应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准确的理解。传统的讲政治,着重讲阶级斗争。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已不太提阶级斗争了,这并非说没有阶级斗争了。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阶级和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在特定时期、特殊情况下,阶级矛盾还可能会激化。所以现在一提讲政治,有人便想是否又要抓阶级斗争了,这是否会影响经济工作?是否会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我以为还应完整、全面、准确地去理解马克思主义者所讲的政治的含义,对于政治这一概念应作广义的理解,而不要只作狭义的理解。政治的第一个含义是狭义的概念,即过去理解的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多次说过政治就是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主要是针对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阶级斗争。它的目标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但是即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夺取政权过程中,我以为也不能简单地将政治只理解为阶级斗争,既然要开展阶级斗争,那就必然有一个阶级联合的问题,所以政治联合也是政治。此外在无产阶级内部,在劳动人民内部讲阶级友爱,这也是政治。由此可见,仅仅将政治理解为阶级斗争,这是极片面的。

      政治的第二个含义是国家政权的活动。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如何去发挥人民民主政权机关的作用,这也是政治。但对于这一点的理解过去也有片面性,一讲到国家政权机关的活动时,便仅看到专政这面。要巩固政权,当然要加强专政,可是把专政仅仅理解为加强镇压,用暴力镇压,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专政不仅仅只包括镇压,它还包括许多方面,诸如化敌为友。更何况政权机关除了专政的一面外,还有民主的一面。

      政治的第三个含义,我以为是指社会发展的大局、全局,是指公共权威。过去在讨论政治学研究对象时,我曾提出仅仅将政治学归结为研究国家政权的观点是片面的。若是国家消亡了,岂不是没有政治和政治学了?事实上国家消亡了,社会发展仍有一个大局、全局的问题,仍要有一个公共权威。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同志曾说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全局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更应如此。因此这就是最大的政治。所以我理解的江总书记提出的“讲政治”应是包括社会的大局全局问题的。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体现了“讲政治”,因为经济建设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大局;要搞好经济建设,应该有社会公共权威,不允许各地方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除了上述三点含义以外,政治是否还应包括政治文明在内。我以为制度文明是一种相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独立的东西,而在制度文明中的政治文明又很重要。政治文明不仅仅指政治制度文明,它还包括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觉悟、政治观念、政治行为等等诸方面。所以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还得提高政治文明度。要提高政治文明度,首先得经常注意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政治素养。中央的许多领导同志都曾提出过,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是政治家,不是一般的事务主义者,不是一般的党员。领导干部若是以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应该具有很高的政治文明,即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观念、政治道德、政治行为等等,都应符合党的要求。所以我以为应从上述的这四个方面来全面理解“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这一观点。

      二、中央提出要讲政治,具有四个方面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江总书记提出“讲政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认为主要针对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针对在干部中出现的一些如政治冷淡主义、政治虚无主义等现象,提醒干部要注意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二是针对事务主义与形式主义。与“政治冷淡主义”密切相关的是前一段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许多同志埋头于发展市场经济,或是埋头于自己的日常事务中。目前在各级干部中,除了政治冷淡主义外,事务主义、形式主义有所滋长。比如迷失政治方向、丧失阶级立场等等,这也是江总书记强调讲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强调干部要讲政治是要使各级干部明确,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针对目前干部中不正之风,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长,以致造成一些干部腐化堕落,走向犯罪或犯罪的边缘。四是针对目前存在的分散主义、地方主义,不注意社会发展的全局、大局,不注意国家的权威、中央的权威,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因此,我们还应从这四个针对性去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江总书记强调的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这一观点。这几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益很显著,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亦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这便是加强经济工作中的政治指导,避免经济工作脱离了政治的轨道而造成滑坡。目前世界上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国家中尚没有成功的范例,中国应该是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较为成功的国家。我们虽然也面临着通货膨胀,但通胀并未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便是国家政权的宏观调控在起作用的结果,是靠政治的作用。实践证明,在经济转轨时期,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便是发挥政治对于经济的作用。政治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得开国家的宏观调控?现代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都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只是调控的方式与计划经济不同而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使用的是行政手段,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则主要是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控。因此,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大可不必对讲政治有太多的顾虑。当然讲政治也要有一定的“度”。任何事物均如此。我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会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