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使命的内涵及特征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丽敏(1985- ),女,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政策。

原文出处:
教师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师使命作为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层次,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理解“好教师”的内涵,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具有重大价值。目前,在国内几乎未有相关学术研究,因此本文梳理、探讨、比较中西方对于使命内涵理解的差异,其两者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主体动力、意义指向和对象取向三个方面。通过深入分析教师使命内涵,发现它包含教师职业使命感和超越性使命两个层次,并且具有超越性、实践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905(2012)06-0007-06

      对于“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这一问题的追寻,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师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部分学者逐渐从外在的教师职业技能关注转向对教师内在的自我、教师的专业精神的探查。“教师使命”作为教师专业精神最核心层次,于上世纪90年代末帕尔默(Palmer)等人有所提及,2004年荷兰教师教育学者Fred A.J.Korthagen在其提出的一个“好教师”的特质的洋葱模型(onion model)中正式提出教师使命的概念(teacher mission),并初步进行阐述。在西方对于教师使命的研究目前仅处于萌芽时期,相关研究与探讨正逐步开展,而在中国本土的研究几乎没有。毋庸置疑,教师使命研究对于研究教师专业精神,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而国内对使命、教师使命的认识与理解较多地含有浓厚的政治历史意味,更多地停留在宏观叙述层面。因此,本文从“使命”的内涵入手,较深入地探讨教师使命的内涵及特征,厘清其概念内涵,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一、中外“使命”概念的内涵差异

      在展开对教师使命内涵探讨之前,有必要先对“使命”的内涵做辨析,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使命。使命,辞海中有三种解释[1]:(1)使者所奉之命令。《北史·魏收传》:“李谐、卢元明首通使命,二人才器并为邻国所重。”(2)奉命出使之意。《宋史·田景咸传》:“每使命至,唯设肉一器,宾主共食。”(3)任务。在现代汉语中指“派人办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的责任”[2]。而英语词典中“使命”一词为"calling"和"mission",含义为"task""duty",有“责任”“任务、命令”等意义,另有“代表团” “传教”“(神的)感召”[3]和“天职”之意,"a particular task or duty which you feel that you should do"[4],"strong urge or feeling of duty to do a particular job"[5]。结合中西方文化背景,仔细推敲和比较之后,发现“使命”在中英文理解上有极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首先,主体动力上:被动性与主动性之别。现代汉语中,“使命”多为“命令”“任务”。所谓的职务、责任或任务,更多是“被给予的”,即多为国家、社会、组织、团体等外部力量赋予、给予个体的某种责任。因此,在个体与外部的关联中,个体处于“奉”“接受”“肩负”“牢记”的状态,多处于被动。而从英文"mission"意为"a particular task or duty which you feel that you should do"[6],释义上理解,"feel""should""feeling"等此种词含有主体的“感知”、“认同”和“感觉”,"calling"意为"a strong inner impulse toward a particular course of action"[7]直接指出含有内在的驱动力,体现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可以理解为主体主动的“自我赋予”。

      其次,意义指向上:外向与内向之异。汉语中的“使命”是国家或团体等外部力量赋予个体的某种任务或者责任,是需要主体去实现、去完成,这种意义的指向上是外在的,是“为了”外部的某种有形的利或无形的名。而英文"calling""mission",都是与宗教紧密相关的词。例如,"calling"含有“蒙召”“感召”“呼召”的意义,是指“上帝”所指示的方向。在不同的文化当中,类似的呼召既可以来自不同的神,也可以来自遥远的祖先[8]。这是对于上帝、神的坚定信仰,是一种神圣的自我救赎,可以说这种“呼召”多数来自信仰者内心。主体不是为了外在实现而去行动,而是自觉自愿的主体意识,使命的灵魂应该是主体的自主体认,其意义指向是内在的自我实现。

      第三,对象取向上:群体与个体之差。中国文化中,使命均用来给群体的某种目标和任务贴上标签,在期刊网以题名为“使命”精确查询,12484篇文献①,篇名或体现某一群体的时代责任,如“科学工作者”;或描述出某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如“出版业”;或展示某个区域的建设方向,如“河东区”;或展现某一组织或机构发展目标,如“环保集团”。80%以上题名有国家意志、政治色彩和政策方针导向,如“共产党人”、“白衣战士”等;60%左右反映宏观时代背景,如“新世纪”“十二五”等。可见,使命在中文语境里带有浓重的政治、时代的色彩,是强烈的群体、集体主义表达。有一小部分文章,如“履行青年使命用行动回报社会——访××大学党委副书记×××”,其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宣传事迹等,虽为个体指向,但其最终目的并非个体而是教化群体。英文中,以"calling"为例,与上帝、神的感召息息相关,个体的信仰和自我救赎,有强烈的个体性,并在内容、程度等方面都体现出个体差异,而非统一发布的信仰教条或一致的思想主张。

      综上所述,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使命的内涵具有较大的差异,西方所理解的使命具有主动性、内向性与个体性,东方文化传统中的使命具有被动性、外向性和群体性。综合东西方对使命概念的理解,广义的使命概念具有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的内涵,如表1所示。

      

      本文中的使命概念特指微观、个体层面的内涵,植根于主体自觉意识,是主体自身出于自觉、自主而内生的一种对人生或社会、他人的责任感知,对自我意义的追寻和对自我实现的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