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80X(2012)03-0086-05 本文空白理论是文学接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空白理论从本文内部寻找立论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本文与读者双向交互作用中的不对等问题,使接受理论走向动态的交流与对话,为接受理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但是这一理论成果在中国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也缺乏富有价值的应用和实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本文空白理论与中国的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缺乏明显的对应关系,因而造成共同接受语境的缺失,阻碍了这一理论的有效应用与发展。 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文学美学资源中撷取“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两个代表性概念,揭示其中的空白美学蕴义,并且在与西方本文空白理论的对话与交流中,进一步丰富空白美学的内蕴,拓展其理论空间。 本文空白理论认为本文空白导致了本文的未定性,使文学作品拥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可能性,激发起读者更强烈的探究欲与更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文学本文中的空白不是一种不足,而是“形成语境、赋予本文以连贯性、赋予连贯性以意义的唯一途径。”[1](P222)本文空白实质上是一种缺损美学,缺损、省略、隐藏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法,也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美学特征。这是由文学语言追求含蓄、多义的特殊性决定的。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遗产。其中“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两个概念。 一 作为史学笔法而产生影响并最后成为文学创作方法与文学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与产生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的本文空白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与共通性,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美学追求。 第一,空白与含蓄是中西空白美学的共同精神。“有”和“无”既是现实社会中处处可见的一对矛盾体,也是中外哲学关注的对象。相对“无”而言,“有”意味着存在、可见、可感,因此“有”更常被人们所感知和重视。尤其是西方几千年的思想史,以“有”为本,可以说是“有”的历史。就此而言,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具有开拓性的价值。以亚里士多德模仿论为开端的西方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就是对现实的模仿,强调逼真性、生动性和完整性,其文学理论术语就是环境、人物、性格、情节等等实在可感的东西。浪漫主义开始倡导情感的抒发、理想的描绘及对自然的赞美,这仍然是对“有”的表现。到了现代主义文学时期,作家才开始有意识地运用空白、省略、含混等艺术手段,以追求一种特殊的美学效果。以前的文学样式并非不存在空白美学,比如悬念的设置、详略的安排等等都是对“无”和“空白”的有效运用,只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大量的空白美学的运用出现在现代文学史上。理论上,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布拉格学派穆卡洛夫斯基提出过“空白”概念。此后,英伽登提出了文学作品中的“未定点”概念。而真正将之提上美学新高度并进行详尽阐述则要归功于伊瑟尔。伊瑟尔不仅肯定了“空白”在文学作品中的客观存在,而且高度评价了“空白”在促进读者与文学本文的交流、实现本文意义的生成与建构方面的重要价值。它向人们展现了长期不被重视的、处于遮蔽状态的文学美学的另一面。 与西方思想观念相反,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认识到“无”和“有”的辩证关系。尤其是老庄道家哲学,其精髓就是“无”。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产生自“无”,“无”是天地的开始。魏晋禅宗更加提倡空灵、虚无之美。道家“无”的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机制与审美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文学、绘画、书法、音乐、园林、建筑都非常讲究虚与实的搭配和互补,既要“超以象外”,又要“得其环中”。这就导致中国艺术对意境、神韵的追求,对言外之意的关注。对于虚实、有无、言意关系的论述在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理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国古代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如刘勰、严羽、司空图、王士祯等人,都极为推崇艺术作品的空白之美与含蓄之美。“春秋笔法”追求“微言大义”,从史学的角度讲,是以无胜有,以少胜多,以取得特殊的政治伦理效果;从文学艺术角度讲,则倡导了一种精简、含蓄的美学品格,使文学作品更加引人入胜、余味无穷。“春秋笔法”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形式因素产生影响,中国古代文论一般都语言简练而内涵丰沛,和西方文论深入细致的论证分析不同。 文学语言是和科学语言、日常生活语言不同的语言系统。科学语言的功能在于描述现象、界定概念、论证道理,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日常生活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因此要明白易懂,简练直接;而文学语言以审美为目的,要求语言含蓄蕴籍。俄国形式主义提出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特点,就是要改变日常语言的陈腐性,拉开文学和生活的距离,延长审美感受的过程。“陌生化”就是通过暗示、隐喻、借喻等艺术手法造成语言的新奇之感。这和“春秋笔法”的艺术技巧是相通的。本文空白理论即强调这一未直接呈现之处及本文结构上看不见的连接之处。本文空白是文学语言本身特点决定的,也是作者有意追求的一种表现技巧。“春秋笔法”与“微言大义”的实现同样少不了省略与空白。孔子修春秋是“笔则笔,削则削”(司马迁),“削”的手法以一字而寓褒贬,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余地和阐释空间。这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史书撰写和文学艺术创作。 第二,本文召唤结构与读者参与活动是空白美学的实现动力。本文空白与“微言大义”都强调对“空白”的填补与对“大义”的阐发,这就一方面要求本文具有潜在的意义空间与结构上的召唤系统,另一方面也要求读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只有这两方面的合力才能最终实现本文意义的建构与读者审美经验的完成。“春秋笔法”和本文空白一样是本文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因素。“春秋笔法”的存在意味着潜在意义即“大义”的存在,读者要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判断力、想象力,充分发掘“微言”后面的“大义”,否则解读活动将会是无意义的,或者说是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