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思想的互动

——谈跨学科研究中的图像艺术z

作 者:
邓菲 

作者简介:
邓菲,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图像资料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资料。近年来,随着考古与视觉文化材料的大量涌现,图像艺术逐渐进入到文史研究的视野之中。在人文社会学科内部,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等领域与艺术史研究之间互动频繁。本文将从艺术史学科的视角出发,分析历史研究与图像的关系,审视艺术史研究的定位与发展,讨论艺术史与思想史学科之间对话基础的扩展,并探寻中国艺术史研究如何在跨学科发展中确立自身的学术独立性与存在价值。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一、引言

      对图像艺术的分析和阐释,是艺术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中谈到的“图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代了与图像艺术形式相关的各类视觉文化资料,包括传世的书画、器物,也包括墓内装饰、随葬品等考古资料,寺庙、石窟内的壁画、造像等物质遗存,以及地图、天文图等一般性的图像资料。传统的中国美术史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绘画史、传统绘画理论和鉴定研究。近年来,由于人文学科内多角度、跨学科研究趋势的带动,艺术史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目的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对人文的兴趣不断上升并且可能成为将来的主流之势。①与此同时,图像材料又被引入到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其他不同领域的讨论中。其中,艺术史与思想史研究的互动更是十分突出:图像作为史料进入到思想史研究的视野;而艺术史也开始讨论隐藏于视觉语言中的思想含义,解释由图像材料流露出的个人与时代的文化和思想。在这种背景下,艺术史研究不断呈现出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交叉而又努力寻求自身定位的态势。

      图像与思想在人文学科内的互动,体现在视角、方法与观念多个方面。本文将试图从艺术史研究者的角度入手,分析该学科得以接受思想史与观念史影响的因素和学科环境,审视图像研究的新视角、方法与传统美术史理论,并探讨中国艺术史研究如何在人文学科的框架下重新确立自身的学术独立性与存在价值。这些方面将涉及对于当下学术格局的分析与反思,笔者希望通过对图像艺术研究的初步探讨,引起学者对图像材料以及艺术史研究更多的关注与讨论。

      二、图像与历史

      图像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这一观念显著地反映在西方文化史的发展过程中。自18世纪起,考古学家开始力图说服历史研究者,使其注意到图像艺术对于理解历史所具有的意义。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历史学家,例如伏尔泰(Voltaire)、孟德斯鸠(Montesquieu)、吉本(Edward Gibbon)等,虽然曾对视觉艺术抱有谨慎而怀疑的态度,但他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视觉艺术的感染。18世纪中后期,西方史学家逐渐意识到,图像作为历史证据在历史研究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②有些学者甚至提出图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文字资料更直接、更可靠地反映历史原貌。例如,文化历史学家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曾说:“只有通过艺术这一媒介,一个时代最为秘密的信仰和观念才能传递给后人,而只有这种传递方式才最值得信赖,因为它是无意而为的。”③英国批评家罗斯金(John Ruskin)于1884年发表了他对图像艺术的著名评论:

      伟大的民族以三种手稿撰写自己的传记:行为之书、言词之书和艺术之书。我们只有阅读了其中的两部书,才能理解它们中的任何一部;但是,在这三部书中,唯一值得信赖的便是最后一部书。④

      布克哈特、罗斯金对于图像作为史料所具有可靠性的描述似乎过于夸大,但至此,图像在历史研究中获得了合法的地位,被用来审视过去的社会、思想、政治以及宗教变革。视觉艺术成为开启往昔的一把钥匙,这促使欧洲各国的人们广泛地收集历史遗存、建立博物馆,以展示各自民族的辉煌历史。在20世纪,以图证史最终成了历史学家理解过去的重要方法。荷兰史学家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甚至提出,历史意识是一种产生于图像的视像。在历史研究中,历史学家应以图像为先,因为只有通过图像,才能真正地发现往昔;只有通过图像,才能更清晰、更敏锐、更富有色彩、更富有历史感地理解过去。赫伊津哈后来逐渐意识到过分强调视觉艺术的危险,并在晚年开始对图像的历史作用持两面态度。⑤然而,不论当时的学者如何争论或反思,都无法否定图像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这正如当代史学家特雷佛·罗珀(Hugh Trevor-Roper)所说的:“忽视艺术和文学的历史是枯燥无味的历史,而脱离历史的艺术和文学研究则是一知半解的研究。”⑥

      由于图像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形成了对艺术进行的专门研究。该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与哲学、历史、语言文学、政治经济等领域并驾齐驱的学科,旨在从历史的角度对人类的视觉艺术进行研究,进而获得对其他历史现象的深入理解。事实上,早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人文主义者就已经开始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描述,例如瓦萨里(Giorgio Vasari)的《名人传》记载和描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是一部对后来美术史写作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家传记总集。⑦18世纪左右,德国古典主义学者温克尔曼(Johan Winckelmann)最先将“艺术”和“历史”这两个词语联系起来并作为著作标题,他的《古代艺术史》成为从文化角度研究古代艺术的奠基之作。在温克尔曼看来,艺术史的目的在于阐明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并说明各个民族、时代、艺术家的风格差异。这种阐释方式成为日后艺术史研究的一种基本的叙述模式。⑧

      艺术史学科真正成型于19世纪。德国是这门学科的策源地,称其为“Kunstgeschichte”,即“艺术科学”,因此有“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的说法。1813年,哥廷根大学创立了艺术史的全职教授职位,其后艺术史教职相继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大学中出现。虽然这一领域在当时与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基于有效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的建立、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兴起,以及该学科进入大学的殿堂,艺术史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化的艺术科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