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玄学之维

作 者:

作者简介:
谭维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济南 250014)。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在教育学的科学维度之外,还有一种玄学维度。玄学是以内省、诠释的方式对内在世界进行领会,它回答的是科学无法涉及的关于人的精神、心灵的问题。教育的内在空间是科学所无法、无力达至的领地,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心、性的转化和提升,要达成内在领悟、道德智慧、默观洞见、诠释知识、内省感知、美感表现,这些方面不能完全靠科学化的路径,而是要从“玄”门进入。教育中知识发挥作用的方式与自然科学中知识的“运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能用对待自然知识的方式(科学)对待教育中的知识。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研究已经出现一种由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向重视心灵发展、内在认知、内在领悟的玄学转向。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8 期

字号: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似乎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方面,教育研究者在努力地进行教育的科学化;一方面,不断有学者对这种研究维度提出质疑。马里坦认为,“人的纯科学观能够为我们提供日益增多的与教育手段和工具有关的宝贵信息。但若只凭借着它本身,则不能从根本上缔造和指导教育。”[1]巴格莱揭示了教育科学实验不可重复验证问题,“一些理论假说宣布所谓的学习规律,或者对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的许多例外情况不能解释,或者其所谓的规律完全站不住脚……如果某项实验说成是可靠的,对此实验进行重复,有时用原实验者本身的原始实验设计进行重复,结果常常与原来的实验结论相违背”[2]。

      我国学者杜时忠就指出,“科学不足以诠释教育学;或者说,科学不足以概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3]。毛亚庆也指出,科学主义倾向之下的教育理论建构方式,“使教育学失去了主体的意识,失去了固有的理想性,失去了自身学科的特点,变成了与自然科学没有本质区别的单纯追求客观知识的理论,成为了脱离开人和人与事物的关系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的规律”[4]。有学者将这种研究方式称为教育的“科学病”,“科学主义的认知方式使我们陷入了一个这样的怪圈:一方面,教育理论努力追求科学化,希望以科学之名为自身正名;另一方面,教育理论的发展却是与科学的标准越来越远”[5]。

      笔者认为,单一的科学维度还不足以完整表述教育学的真实性质。在教育学的科学维度之外,还有一种玄学维度。科学从本质上讲还只是一种外在的模式,它只关注了教育中可以客观地或经验地加以测定的部分,而相对忽视了那些无法观察、无法测量的内在维度。教育学作为育人之学,是关于人的心灵发展的学说,它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在维度,这是一个主观性的、诠释性的、依赖于意识和内省的维度,是科学无法涉足的领域。更能发展这种内在维度的学科是玄学,我们应该恢复或者建构教育学的玄学维度。

      一、教育现象的玄学性质以及科学化遮蔽

      玄学的概念在语意上通常有三种不同的用法,第一种是指中国传统哲学的魏晋玄学,第二种是指西方哲学层面的形而上学,第三种是指与科学对举的一门学问。本文采用的玄学概念属于第三种,即与科学对举的一门学问。“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的概念则见于汤用彤,“夫玄学者,谓玄远之学。学贵玄远,则略于具体事物而究心抽象原理。论天道则不拘于构成质料,而进探本体存在。论人事则轻忽有形之粗迹,而专期神理之妙用”[6]。根据汤用彤的界定,玄学的研究范畴至少包含三个方面:抽象原理、本体存在、神理妙用。本文中的玄学概念,既非西方意义上的玄学(metaphysics),也非特指中国哲学史意义上的魏晋玄学或佛学,它包含了儒道释各家关于心性研究的学问,是一种与科学对举的理论,是以内省、诠释的方式对内在世界进行领会的方式,它回答的是科学无法涉及的关于人的精神、心灵的问题,它既涉及本体论关于人的、心灵的层面,也涉及原理层面,还涉及这些原理在心灵的使用层面。

      在本体论的层面,按照玄学的理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分为有界、有无界和无界三个部分,有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一个世界,即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有无界是人能感觉到的那一个世界,即人的身体、心理、精神处于浑融之状态,宇宙的场、能等,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本质、性能多属于有无界;无界是指人类无法由感觉而得知,只能靠人的心性、灵性感觉到的那一个世界。有界是有形的,可以用数、量、形来描述,无界是无形的,无法用数、量、形来度量,而有无界介于两者之间,如文字、信息、电能、气功等,可以借助工具予以显示。人通过知觉、感觉和直觉分别来处理来自三界的信息,知觉对应有界,感觉对应有无界,直觉对应无界。[7]按照这样的划分,有界和有无界属于科学的领域,而无界是科学无法触及的领域,属于玄学的领域。教育不仅涉及有界,也涉及无界和有无界。教育的过程是感觉、知觉和直觉综合运用的过程,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要运用感觉,对问题的理性化、深入化理解要运用知觉,对问题的最终解决很多时候又要依赖直觉。因此,教育学不仅涉及科学的领域,同时也涉及玄学的领域。当代美国超个人主义心理学家肯·威尔伯也有类似的认识,他将我们的世界分为给予我们感官层次的事实的科学领域、艺术、伦理和心智领域以及灵性的领域,对应这三个领域有经验论的肉身之眼、理性论的心智之眼、神秘主义的默观之眼三种相应的认知模式;三种模式之中,肉身之眼是独白式的,心智之眼是对话式的,默观之眼是超逻辑的。[8]威尔伯提出的三个研究领域及三种认知模式肯定了在科学之外存在着其他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模式。这正是玄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模式。

      在原理的层面,以人性的觉醒为目的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对知觉(肉身之眼)、感觉(心智之眼)和直觉(默观之眼)的培育、促进其理性、感性和灵性的提升与增长。三者之中,知觉较为容易学习,因而被人们所重视。感觉则由于其无法进行解释,无法让其知识化,而被人为地降低了作用。直觉是一种不依靠推论或观察获得信息的能力,它是原初的、独立的、天生的获得本性本能及其某些必然真理的能力,它可以直趋根本,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觉着。[9]这三者无不关涉人的主观意识,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教育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其中渗透着大量的主观意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问题都是由人的主观体验、感受而生成、存在的,被人的主观意识所支配。很显然,教育属于内在空间、内在向度,而非外在空间和外在向度。因为你无法指出爱、慈悲、光荣、勇气、正义、道德或理解、感悟、顿悟这些教育所追求的结果在哪里,它们既无法摸到,也无法用尺寸计量、用重量衡量。“心智本身就像黑盒子,乃经验实证科学无法观察的领域(亦即无法藉外在的肉身之眼来观察),因此,科学研究拿它毫无办法。”[10]对于内在空间和内在向度,须经过内在、直接的生活体验及当下的觉识来观察;而客观化、经验实证的科学进路只能从外在观察,是外在向度、具有明确定位的物理空间的东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