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的政治审美因素

——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政治维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卢衍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枣庄学院中文系讲师,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何种政治、谁之文学、如何审美分别是文学研究的政治语境、政治诉求、政治审美因素,都是文学研究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文学研究中的政治包括具体的政治政策及其落实、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审美四个层面。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政治诉求包括启蒙、革命、重新启蒙、后启蒙等四个阶段,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也经历了启蒙者、被改造者、新启蒙者、智识分子等四种身份的剧烈变动,文学研究的话语形式分别为启蒙话语、大众话语、新启蒙话语、技术话语等四种类别。与以上相对应,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政治审美因素分为政策与制度图解、政治文化、政党政治、文化政治等四个层次。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1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1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1)07-0181-06

      文学与政治以联姻的形式浮出历史地表,既不是主张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服务论”的回归,也不是对主张文学脱离政治的“审美论”的反驳,而是在新的学术生态语境下重新审视文学与政治的关联,一是思考文学研究所处何种政治语境的问题,二是追问不同政治语境中文学研究何为的问题,三是设想建构文学研究中的政治审美因素。换言之,何种政治、谁之文学、如何审美等是文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三大核心问题。我们可以将20世纪文学理论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清末民初的启蒙与审美,“五四”至20、30年代的革命文学,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的政党文艺,80年代的主体论与新启蒙,90年代的后启蒙。当然,就文学研究的政治审美因素而言,以上几个阶段还有部分重合的情况,层次之间的界限有时也会被具体语境打破。

      一、何种政治——文学研究的政治语境

      政治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也是文学研究生态的重要维度,中国自古就有“修、齐、治、平”的文化政治伦理观念,西方也有“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说法。文学研究无法真正脱离政治,文学与政治的联姻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分析文学研究与政治之间忽远忽近的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权利关系。

      传统的政治是指国家政事,即统治阶级对国家的治理、对人民的统治,如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政治主要是指国家政治体制,《周礼》中“掌其政治禁令”的政治是指治理国家的措施,等等。在政治学的视野中,一般认为政治是与道德、法律、权力之争、公共管理、政府的政策及其执行的多种活动,“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这种政治投射到日常生活中的影像是阴暗的,表现在文学中,则多有欲望的趋势、利益的争夺、权力的追逐等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政治妖魔化、刻板化,悲观地认为政治本身就是非正义的。

      现代社会的政治突出了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从文化系统来说,它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从物质文化方面来说,政治是权力设施,社会制度。从精神文化来说,政治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理想”②。文化学意义上的政治是指“权力结构”,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机构、政治运作等;政治也是“情感结构”,包括情绪、情感、思想、意识和理想等;政治还是“象征符号”,用诗意和隐喻表达审美热情和政治归附力③。政治的文化内涵突出了人的体验和价值,它的美学价值彰显的是现代人的想象、虚构的审美需求,如此一来,政治的冰冷面孔开始消融,走向价值中立和多元。“政治并不值得人们过分地推崇,但也不必认为是可耻的事。人们对政治的美化或诽谤,仰慕或厌恶,便是验证了政治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用来制造一些‘幻想’,并以讨论、沟通来缓和及解决冲突”④。也就是说,政治除了在分配利益和权力等实用功能之外,还具有制造幻想和想象的能力,当然这种功能是通过人类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创作和研究来完成。如此一来,一种特殊的现象——文学研究的划分以政治语境为标志——出现了,这可以看作文学对政治的想象和审美建构,也可以说是政治对文学的规训与赋魅。

      有必要对政治做细致的分层次理解,因为文学是在不同层面和意义上与政治发生关系,文学研究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厘清两者的关系。第一个是最低层,是具体的政治政策及其落实。文学或者图解政策,或者反对政策,或者保持中立(中立其实也是一种政治取向),这在文学上被称之为应景之作。周扬以政治家和文学理论家的双重身份这样阐释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艺术创作活动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与当前各种革命实际政策的开始结合,这是文艺新方向的重要标志之一。文艺反映政治,在解放区来说,具体地就是反映各种政策在人民中实行的过程与结果”⑤。我们不能只用审美标准来衡量这类文学的价值,还要看其对于政治政策的社会功能的影响如何,进行历史、客观的评价。当然,这类作品也会随着政策的变化和消失而丧失其政治价值,并且艺术上也因为功利目的过于明显而具有审美缺陷。第二个是中间层,即政治制度层面,包括政党制度、议会制度、新闻出版制度等。文学在此间也会受到影响而形成自己的一套制度和规则,尤其是体制内的文学与研究受到的影响更大。全国文代会、作协、各类文艺评奖等相关制度的建立,上承政治意识形态性,下涉文艺审美性,如文代会推进当代文学“一体化”进程,作协将文艺工作组织化、规范化,评奖把握文艺发展主流导向。第三个是政治文化层面,比较抽象地以政治观念、精神的形式出现,并且已经融合了社会、民族、世界等其他要素。文学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文学的政治负担减轻,更加强调文学的个性化、主体性。鲁迅主张的“为人生”看似是捍卫“文学是人学”的宣言,但却与革命文学内在契合,因为当时的政治就是“人的政治”与“非人的政治”的对立。政治文化是对政治政策、政治制度的提升和总结,是政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学与政治在此得到了相对独立的自由发展空间。第四个是最高层,即政治审美层面。政治政策、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都以高度审美化、形象化的面貌出现,政治如盐入水地与文学融为一体,归于无形。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等既可以说指向最大的政治,同时也是最好的文学,但绝不只是政治,也绝不单是审美,恰恰是政治与审美的完美结合。政治审美层面是文学与政治结合的最高境界,可遇而不可求,所以我们用“政治审美因素”来形容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文学与政治联姻的四个层面并不能截然分开,几个层面的关系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相互转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