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媒介艺术生产力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单小曦(1971-),男,吉林长岭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邓金玉,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原文出处: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从古至今,媒介一直是艺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社会向纵深发展的21世纪,构成当代艺术生产力形态之一的“媒介艺术生产力”已经应运而生。媒介艺术生产实践中的作为艺术生产基础性物质力量和原动力的生产力形态就是媒介艺术生产力。媒介艺术生产力以当代新科技、新媒介催生出来的新型施动性媒介为生产工具,以高科技载体媒介及其设施为其他生产资料,以当代媒介带来的“拟态环境”或“信息环境”为重要生产对象,以当代高新媒介技术为主要生产技术,以当代媒介建构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力为艺术生产者的主要生产能力。开展媒介艺术生产力研究对丰富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和艺术生产力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1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1)03-0027-08

      在信息社会向纵深发展的21世纪,新科技革命造就的新媒介对人类社会文化生产的影响日趋深化,一种可以称之为“媒介艺术生产力”的艺术生产力形态已经应运而生。这并不等于说,媒介艺术生产力就是今天艺术生产力的全部,或今天的艺术生产力全部表现为媒介艺术生产力。而是说,作为当代艺术生产力类型之一的媒介艺术生产力已经生成,并逐渐发展成为了当代多元化艺术生产力构成中越来越显著、越来越有影响的艺术生产力形态。这是目前东西方艺术生产领域非常突出的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要想真正实现当代化,要想真正保持与时俱进或先进性品格,就应正视这一社会现实,并对这种新的艺术生产力形态进行切实深入的学理研讨。

      一、艺术生产力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艺术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论和艺术生产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说过:“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此处有两点需要指出,首先,艺术是一种特殊生产方式;其次,艺术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受生产的普遍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的支配。但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艺术生产力的概念。明确运用“艺术生产力”一词并发展马克思艺术生产力理论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布莱希特把剧场当作艺术生产的实验工场,认为作家的创作能对整个社会生产起作用。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并与物质生产有类似的结构,其中的生产工具意义重大。他说:“艺术是一种生产,意味着艺术具有某种与直接的物质生产相类似的内在结构,劳动工具有着重要意义,在艺术生产中,艺术技巧决定着生产的成功与否。”①在具体阐释中,布莱希特非常看重新媒介技术与手段的运用,非常看重通过灯光投影、电影片断、蒙太奇等来突破传统“美学”的表现手法。他认为,运用新媒介技术来改变审美效果的做法会影响到艺术观众(即艺术生产关系中的消费者)的体验,从而加强艺术的社会政治功能。本雅明很重视艺术生产力中的物质部分,他引用保罗·瓦莱里的话说:“所有的艺术种类都有其物质部分,对这一部分,我们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来观察、对待;它不可能摆脱现代科学及现代实践的影响。近二十年来,无论是物质、空间还是时间,都已不同于以前。如此巨大的革新必将改变各种艺术的所有技术,并以此影响创意本身,最终或许还会魔术般地改变艺术概念。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准备。”[2]259实际上,本雅明在强调现代艺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变革带来了艺术本质的改变:“随着艺术作品的技术复制方法的多样化,它的可展览性也大为增强,以至于两种极端价值之间的量变——如同在原始时代——变成了艺术品本质的质变。”[2]270他非常推崇机械复制技术催生出的电影艺术,认为电影艺术通过机械手段,展示了异样的视觉世界,丰富了人们观照世界的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本雅明强调革命的艺术家应当运用新的艺术生产力开拓出的报纸、广播、摄影、音乐照片、有声电影等新艺术生产形态改造旧的艺术生产方式,从中实现艺术家与群众之间的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最终实现改革社会的目的。

      从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出发,阿尔都塞将社会结构分为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层次,认为每一层次都是一种实践,都是通过劳动工具加工原材料的过程。文学艺术就是对意识形态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生产过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在马舍雷的文学生产论中,作者是生产者,生产资料是文学体裁、惯例、语言、意识形态,生产产品是文学文本。在此过程中,并不是作者由无到有地把作品创造出来,作者的作用只是把早已存在的生产资料加工为作品而已。其中,艺术生产力只是一种加工生产资料的能力,与物质生产力类似。在阿尔都塞与马舍雷的理论基础上,伊格尔顿认为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物质生产的结合,艺术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物质生产。伊格尔顿在分析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作家》时,首次从本雅明艺术生产论中总结出了“艺术生产力”概念,他通过分析指出,在本雅明的意思是“艺术像其他形式的生产一样,依赖某些生产技术——某些绘画、出版、演出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一部分,是艺术生产发展的阶段;它们涉及一整套艺术生产者及其群众之间的社会的关系。”[3]67这是“艺术生产力”一词作为单独的概念第一次出现。我们从伊格尔顿的总结中可以看出:第一,“艺术生产力”这个词从产生就与“技术”密切联系在一起,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一部分;第二,艺术生产力涉及社会关系,具体地说,就是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紧密联系,共同组成艺术生产方式。伊格尔顿重视艺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物质生产的两种特性。他指出:“文学可以是一件人工产品,一种社会意识的产物,一种世界观;但同时也是一种制造业。”[3]65艺术生产依赖于某些生产技术,艺术工艺的变化会引起艺术形式的变化,从而会改变艺术家与群众、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运用印刷与手稿两种不同的艺术工艺来生产,会引起文学形式的不同,也会引起艺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即艺术生产关系的不同。本雅明和伊格尔顿都将媒介技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媒介技术被单独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被提了出来。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学界对艺术生产力进行了一些专题性探讨。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艺术生产力就是艺术生产的能力和动力,艺术生产力可分为主观生产力与客观生产力,“艺术生产的客观生产力系统包括艺术生产的生产对象和劳动资料两大要素,主观生产力则是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起来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另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生产力是人类运用自己特有的思维与审美方式,利用特定的劳动工具,凭借自然界和社会劳动过程中无数含有‘美因’的事物,创造艺术产品,开拓审美领域,推进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一种社会能力。……艺术生产(构思、创作、制作、演出、流通、消费等)所需要的劳动者是具有一定专业常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气质的人;艺术生产的对象(劳动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含有‘美因’的事物(客体);艺术生产也要凭借特定的劳动工具和资料,如色彩、笔墨、画布、模特、钢琴等。”[5]还有学者指出:“同物质生产力一样,艺术生产力也包含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几个组成部分:一是在艺术生产中具有一定的艺术素质和审美创造能力的艺术生产者;二是艺术生产的劳动对象,即艺术生产者在艺术生产过程中所认识、加工、改造的社会形态和自然形态中作为艺术创造的各种活动对象;三是艺术生产的劳动资料,即艺术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相关设施或必要的物质手段。”[6]中国当代学者还把当代媒介、技术等引入艺术生产力理论的范畴。有学者指出,当代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联系紧密,媒介改变了艺术的结构与生产方式,在当代视觉文化时代,艺术生产不再追求真实,达达艺术、波普艺术、行为艺术、录像艺术等追求的是重新安排现实,或退隐到生产主体自我的内心世界。虚拟空间进入艺术世界,艺术生产处于消费时代的感官消费之中[7]。这种理论思索尽管还没有深入到艺术生产力内部,但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媒介并深刻影响了当代艺术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