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11)02-0040-07 一、比较诗学的学术进程 “比较诗学”的概念,最初是由法国比较文学家艾田伯提出来的。1963年,艾田伯发表了著名的长篇论战性论文《比较不是理由:比较文学的危机》,文章批评了把“事实联系”作为比较文学的根据的实证主义观点,认为比较文学必须摆脱实证主义造成的“危机”,进而阐述了如何拓展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艾田伯指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是拓展比较文学领域的途径之一: 历史的探寻和批判的或美学的沉思,这两种方法以为它们自己是势不两立的对头,而事实上,它们必须互相补充;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比较文学便会不可违拗地被导向比较诗学。这种美学不再是从形而上的原理中演绎出来,而将从具体文学的细致研究中归纳出来,要么是研究文学类型的历史演进,要么是研究不同的文化中创造出来的与文学类型相当的每一种形式的性质和结构;因此,与一切教条主义水火不容,它能成为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美学。① 这里不仅提出了“比较诗学”的概念,而且阐述了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意义。在他看来,通过具体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从而得出某些系统的、规律性的东西,应是比较诗学的重要内容;这种在比较中归纳出来的理论原则,可能成为真正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美学。“诗学”是“文学”的理论的升华,“比较诗学”则是“比较文学”的理论升华,这是“比较文学”必然走向“比较诗学”的根源所在。 以艾田伯1963年提出“比较诗学”概念为界,可以把比较诗学的学术进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非学科化时期和学科化建设时期。中国的比较诗学肇始于20世纪初的五四前后,作为学科的形成同样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②。 从20世纪初到1949年之前,是中国比较诗学的非学科化时期。中国比较诗学的诞生,肇始于20世纪初中西文论和美学理论的相遇。根据20世纪初至1949年以前近300余种比较文学论著和论文的分类统计,可以列入比较诗学范畴的约占四分之一。王国维和鲁迅、朱光潜和钱锺书,是这一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中西比较诗学和比较美学的前驱者和第一批作出实绩者。 进入30年代以后,中国比较诗学研究出现新的特点。当时具备中西兼通能力的学者普遍以跨文化视野,力图超越单一的诗学美学体系,有意识地寻找中西诗学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可能性。他们大都具有留学经历,具备较全面的中西语言和文化素养,又以诗学和美学为主攻方向,比较诗学在系统性和学术深度上达到一个新高度。朱光潜和钱锺书均学贯中西,前者的《文艺心理学》和《诗论》与后者的《谈艺录》,是这一时期比较诗学的代表作。 这一时期在比较艺术学方面,宗白华、邓以蛰、滕固和伍蠡甫等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而郭绍虞、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明显借鉴了西方批评史家的学术思路,并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比较诗学的方法。可见,比较诗学的观念已为这一时期文艺美学和文学批评史研究者所普遍认同并自觉实践。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学科化时期。中国比较诗学的学科化构建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它与西方比较诗学的学科化自觉基本上是同步的。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60年代起台港学界的推动;80年代起内地的复兴;90年代以来的多元发展。 台港学界比较诗学的兴起,与比较文学学科在台港的发展是同步的。它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直接继承了五四以来中国学人的研究传统。叶维廉说得好:“五四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文学的课题。五四时期的当事人和研究五四以来文学的学者,多多少少都要在两个文化之间的运思方法、表达程序、呈现对象的取舍等,作某个程度的参证与协商。”③叶维廉就像他的同代人一样,就是承继着五四运动而来的创作者和比较文学研究者。二是直接感受国际比较文学潮流的影响和刺激,并在欧美大学接受比较文学研究的系统训练。他们既有五四的精神成果可以借鉴,又有新的理论作为研究工具,这种双重的学养背景为他们的跨文化比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比较诗学在中国内地的复兴和学科化建设,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最初,继钱锺书《管锥编》之后,老一辈学者包含比较诗学和比较美学内容的著作相继问世。到了80年代中后期,比较诗学的研究日益兴盛,新一代学者的比较诗学和比较美学专著陆续出版,由此在内地兴起了比较诗学研究的热潮,也标志内地比较诗学学科建设的正式开始。 80年代内地比较诗学的迅速发展,既有外因,也有内因。从外因看,新一代学者比较诗学的研究受到三个方面的启发和影响:一是五四以来前辈学者的经验和成就;二是海外华人学界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成果;三是内地文学和文艺学研究领域兴起的新理论和方法热潮。从内因看,中西比较诗学的迅速发展与现代文艺学领域的三重学术焦虑密切相关:一是近代以来中国诗学和文论传统在世界性文艺研究格局中被矮化和被忽视;二是20世纪以来西方文艺理论在中国文艺研究领域不可阻挡的话语霸权趋势;三是现代中国文艺研究努力追求自我突破和现代性发展的策略选择④。 90年代以后,随着比较文学研究的学科化和规范化进程的加快,比较诗学的学科建设得到了更大发展。一是新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学术专著相继出版。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国内出版的以“比较诗学”和“比较美学”命名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文集超过60部。二是不少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点专设“比较诗学”、“比较文论”或“比较美学”的研究方向。三是比较诗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研究群体。如以北大为主的华北地区的学者群体,比较重视西方诗学理论的引进、译介和诠释,重视基本诗学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的跨文化探讨;以四川大学为主的西南地区学者群,似乎以主攻文论总体规律和中国传统文论名著的现代性阐释为特色,进而不断提出一些热点问题引发学界的思考;以暨南大学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学者群,更注重从哲学、宗教、语言和美学层面追问和辨析诗学问题。比较诗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正是学科成熟和繁荣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