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媒革命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嬗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鸣奋,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自从网络传媒问世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三波浪潮,每次浪潮都可能存在对它持不同态度、着眼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同立场的文学批评。这种现象使得网络传媒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关系变得纷繁复杂,但各个时期的电子文学批评仍然有其可辨认的特点:第一波电子文学批评主要关注并推动电脑技术在文学领域的应用,热衷此道的批评家数量不多,但其中不乏编程高手,他们往往同时就是电子文学的创作者。第二波电子文学批评主要关注通过新的传播手段建构数据自我,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与见解,在线文学社区成为他们与创作者交流的公共空间。第三波电子文学批评更多关注在线文学社区的相互协作、基于不同媒体的文学的相互转变与流动,具备更恢弘的眼光。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1 年 02 期

字号:

      不论什么时代,文学批评都有其具体对象。20世纪中叶以来与信息科技相伴发展的特殊文学批评对象是电子文学。根据国际电子文学组织所下的定义,它包括如下类型:超文本小说与诗歌(万维网内外),出现于Flash(或运用其他平台)的动态诗歌,要求观者加以阅读(或具有文学性)的计算机艺术装置,对话性人物(以“聊天虫”知名),交互性小说,取电子邮件、短信或博客形式的小说,由计算机(通过交互或基于开始时赋予的参数)生成的诗歌与小说,允许读者向作品文本投稿的合作性写作项目,开发新写作方式的文学表演,等等。[1]在我国,由具体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网络文学特别繁荣,并因此成为电子文学的代名词。我们将网络文学理解为电子文学的一个分支,更准确地说,它是电子文学发展到网络时代所采取的具体形式。网络传媒已经有半个世纪左右的历史,这么大的跨度允许我们在研究与之相关的文学批评时可以从追溯既往认识现实、把握未来;网络传媒至今仍然在社会需求的驱动和信息科技的拉动之下不断推陈出新,这么快的速度要求我们在谈论与之相关的文学批评时切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对与新媒体革命进程相适应的三波文学批评加以探索。

      网络传媒世代

      西方以主机与终端互联为特征的网络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主机互联为特征的网络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科技界为共享大型机的计算能力而建设的。虽然它同时满足了有关科技人员彼此交流的需要,因此也是传媒(算是网络传媒第一代),但其主要功能和报刊、广播、电视之类大众媒体殊别迥异。那是科技精英的世界,以指令为核心,擅长编程者得天下。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迈开了传媒化的步伐。1981年,法国电信(French Telecom)建立全国网络Minitel。1983年元旦,TCP/IP协议取代先前的网络控制协议,阿帕网从此转变为互联网。与此同时,私营化、商业化、大众化成为大势所趋。早期网络传媒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万维网兴起之后,互联网逐渐成为易学易用的媒体,有志当信息时代弄潮儿的文学爱好者开始在那儿建设自己的新大陆,包括用运营商所提供的免费服务建设文学BBS、个人文学主页等。世纪之交,出现了文学网站商业化、网络作品多媒化、网志服务博客化等现象。目前,网络传媒第三代呼之欲出,它将信息跨媒体流动当成主题,与诸网融合的大趋势相适应。

      每个传媒世代都存在对应的文学观念,存在作为其代言人、宣传家、辩护士或引导者的理论家。这种现象使得网络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呈现出某种相对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媒体革命第一波的弄潮儿将文学的本质理解为信息,引入编码、解码等信息论术语阐释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奥妙;第二波的代言人以挑战者的姿态对待既有文学传统,将文学的功能理解为赛伯空间中的自我表现,像拓荒者那样进入这个新世界;第三波的憧憬者与应和者将文学的本质理解为计算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兼容与和谐是文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从网络传媒问世以来,每个历史时期都可能存在对它持不同态度、着眼于不同侧面、反映出不同立场的文学批评。这种现象使得网络传媒与电子文学批评的关系变得纷繁复杂。尽管如此,各个时期的电子文学批评仍然有其可辨认的特点:第一波电子文学批评主要关注并推动电脑技术在文学领域的应用,热衷此道的批评家数量不多,但其中不乏编程高手,他们往往同时就是电子文学的创作者。第二波电子文学批评主要关注通过新的传播手段建构数据自我,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与见解,涉足于此的批评家数量明显增加,在线文学社区成为他们与创作者交流的公共空间。第三波电子文学批评更多关注在线文学社区的相互协作、基于不同媒体的文学的相互转变与流动,具备更恢弘的眼光。网络传媒世代交替实际上是媒体发展历史的缩影。不论是口语媒体、书面媒体、印刷媒体抑或电子媒体,都经历了由草创期、兴盛期到泛化期的发展。草创期的新媒体为了替自己的存在争取合法性,往往认同于传统媒体;兴盛期的新媒体为了替自己的发展开拓空间、取得传播领域的主导地位,往往激烈地展开对传统媒体的批判;泛化期的新媒体已经具备将旧媒体纳入自身发展轨道的实力,往往表现出对它们的亲善与友好,同时又必须准备迎接更新的媒体的挑战。随着特定媒体的发展,认同或依附于它们的文学类型及相应的文学批评自然也随之发生各种变化。所不同的是:先前各种媒体的世代交替相隔时间比较长,而网络传媒更新换代之快却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之一是作为其技术基础的计算机的可编程性。因此,我们在半个世纪中所经历的电子文学观念与批评的变迁虽然惊人,却不是不能理解的。当然,这种更新换代虽然往往由某些IT巨头所拉动、呈现出全球性的特点,但仍然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具体历史条件的制约。与此相类似,电子文学及其批评的发展虽然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但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条件及文学传统决定的。

      电子文学批评第一波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不论网络传媒、电子文学或电子文学批评,都处于草创期。

      现今可考的最早的电子文学出现于德国,以卢茨(Theo Lutz)在大型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库编程,重组卡夫卡小说《城堡》(The Castle)所形成的“随机文本”(Stochastische Texte,1959)为代表。早期电子文学虽然在计算机上诞生,但主要通过印刷品与公众见面,20世纪60年代法国潜能文学工场(OULIPO)的作品就是如此。其后,软盘、光盘以至网络渐渐成为电子文学的重要载体。现今可考的最早的传统文学网络化尝试要数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哈特(Michael Hart)的谷腾堡项目(Project Gutenberg,1971),其时因特网的前身所拥有的不过区区100个左右用户。在原创的意义上,西方网络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的可视图文作品,如《失落的对象》(L'Objet Perdu)等。美国前卫艺术家凯奇(John Cage)所创作的离合诗曾在虚拟社区The WELL发表(1985)。它们跻身于世界上最早的网络文学之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