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以《登上地球之巅》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友霄,浙江临海台州学院人文学院。

原文出处:
中学语文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351
分类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时下,由广东省发起的生本教育席卷了台州路桥区教育界。生本教育者认为,生本教育很重要的教学出发点在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在笔者看来,之所以生本教育来势汹汹,更多的是针对师本教育、本本教育而来的,但现在的问题是,生本教育真以“生”为本了,还是我们在“生本”中畸变了?也许,现实中最可怕的是,我们的生本教育只是披着狼皮的羊。下面我们不妨先以人教版七(下)《登上地球之巅》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一课时,笔者先做了学情调查,请学生谈谈读了本课后的感受,说说精彩的地方,提提有什么疑问。

      课堂上,学生读到了文中许多描写,可以了解登山队员遇见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个性。再比如他们在登山时所闪烁着的团队合作、爱国精神以及集体意识、牺牲品质等等,但问题似乎没有人提出来。

      经过这样的调查,笔者发现,学生能够读到的这几点,基本在我们没调查前的判断之内。因而可以说,这次学情调查价值不大。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该怎么进行呢?我们如何以他们的“学”来定我们的“教”呢?

      还是以《登上地球之巅》为例,笔者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以“教”定“教”。也就是我们教师自己应该重读文,去发现新的教学内容。

      在重读文本时,笔者发现,这篇文章从“高度”这个关键词入手,能读出另一番味道,文章写的是四个登山队员历经千难万苦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事。可我们发现,这个最高峰最后到底是几个人登上了呢?粗心的学生认为是四个,“细心”的学生认为是三个,因为刘连满没有登上最高峰。这是事实。

      但是,当所有的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认定这个事实时,笔者觉得,真正的教学价值却出来了。此时,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刘连满虽然没有登上珠峰的最高峰,但他却登上了另一个高峰。这个高峰在他的心里,他比谁都做出了更大的牺牲,因为他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成全其他登山队员;他比谁都来得惋惜,因为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离顶峰还有段距离;他比谁都来得坚强,因为他比谁都需要有勇气战胜失败、战胜荣誉、战胜自己。

      显然,把深入理解刘连满精神的“高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内容的确定只是有价值教学内容的一种选取。但当我们找不到其他的理解,当我们没有能力确定更多更好的教学内容时,我们的教学内容就应该这样定位:让学生读懂我们教师所认定的教学内容。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所以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用智慧的教学手段,用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方法,让学生读懂文章。

      正因为这样,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好好体会刘连满放弃登山时的心理活动。文中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大家一致决定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我们可以挖掘这里的空白点,当时刘连满想不想留下来,在作出决定时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里,对人物真实心灵世界的挖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刘连满这个人物。此时,可以想象,刘连满在最后的距离中,是多么渴望登上珠峰。因为为了这最后的冲刺,他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多太多了。现在要他放弃显然太残酷了。这不但是对自己之前所有努力的否定,更意味着对“承认失败”与“放弃荣誉”的双重接受。但刘连满的放弃又是不得已的:为了登上珠峰,刘连满可以置生命于不顾,但他不能不顾队员们对他生命危险的担心,更不能不顾自己将成为队员的负担这个后果。可以说,此时刘连满一方面渴望登山,另一方面又要说服自己留下来,这两种愿望都极其强烈,本身又互相矛盾。此时,经历过千难万苦的刘连满内心有着太多的感慨和纠结。

      但最后他还是留了下来,这种纠结背后做出的决定让我们体会到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比信念更高的山,没有比心更宽的海。当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高度时,我们需要确立自己心里的高度。同时,征服自己心里的高度更需要勇气,更需要强大的心灵选择的力量。最后文中说,“现在,他们三个人的头顶,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看似极其简单的句子,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我们教师是否要问一问,这三个队员真的找不到可以攀登的山岩了吗?此时,我们是否可以问问学生,你想对这三位队员说些什么?正如胡明道老师所说,课堂教学要于无疑处设疑,于无趣中引趣,于点拨中探胜,于比较中鉴赏,于揣摩中获知,于辨析中识误,于发散中思维。笔者认为,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可以如上进行确定与选择的。

      如果这样做是科学的,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以学定教”不主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对立的。恰恰相反,成熟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虽然不是全部)应该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教什么”和“学什么”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交集的。这种交集的范围随着教学的成熟,其自然融合性应该越来越大,这正如具有高超专业能力的医生,他不需要询问病人得了什么病(事实上很多时候病人也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因为他不是医生),却能很快诊断出病人得了什么病,需要吃什么药一样。同理,只有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去调查学生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