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多元独特体验等起了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又该如何走向纵深?笔者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综合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 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和目标,并把它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教育改革使然。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呼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可以说,综合性学习进入到我们的视野,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必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这就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等。 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是教育的必然走向,我们的教育若能使我们的学生拥有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从而促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最终让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至今教育界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统一界定。从教育研究来看,孙菊霞于2007年的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文已增至749篇之多,和‘语文’相关的有699篇,占93.3%,非语文的只有50篇。”[1]这一数据足以证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活动。郑国民、冯伟光、沈帼威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2]郭根福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3]显然,这些主张均严格界定综合性学习姓“语”。有学者还将是否把握这一点视作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成败的关键,旗帜鲜明地指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能否把握语文的课程特征,有效地进行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综合性学习成败的关键”[4]。 与此相对,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不应单一地从学科角度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认为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仅局限于语文学科,是一种浅层次的认识和简单化的理解。熊梅认为:“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从外在的内容形式转化为内在实际的结果,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结果的统一。”[5]孙菊霞认为:“人们将眼光单纯局限于学科层面,以学科视野去理解跨学科领域,简单地将作为课程形态出现的‘综合性学习’与作为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学习’画上了等号。”[1] 笔者以为,上述两种观点似乎泾渭分明,但落脚点其实是一致的,即都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终价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认为语文学科是很难从生活中截然剥离出来,这就决定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科的模糊性。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应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正如《标准》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 探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要植根于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特性的正确理解。杨世碧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分为“学科综合型”“观察实验型”“专题活动型”“课题研究型”四大类。[6]黄笑南则分别以“课文”“生活”为触发点,又派生出“教材内容质疑式”“课文内容拓展式”“主题归类探究式”以及“生活趣闻专题探究类”“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类”“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类”等类型。[7]其分类虽说立足于初中、小学不同的学段,但也有很多共通之处。 在杨世碧的“学科综合型”中,又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语文学科目标体系的综合”,另一种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无论哪一种都是以语文教材为基础。这和黄笑南主张的第一大类型相似。他们都强调《标准》的主张:“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如学习了《中国石拱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可联系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我为祖国造大桥》和科学教材中的《桥》,设计题为“桥”的学习活动。对此,可拟定以下活动程序:(1)“知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有关“桥”的资料,了解古今中外著名的桥梁和相关的力学知识;(2)“画桥”:画一幅自己设计的桥的图纸;(3)“造桥”:按照设计图纸,用胶泥或其他材料造一个自己喜欢的桥模型;(4)“颂桥”:写一篇关于赞美桥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