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以《爱莲说》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卫东,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究中心(100031);钟小桃,北京市汇文中学(100061);钱颖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80)。

原文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351
分类名称:初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文类解说

      我们平常所说的“古文”,是指古代的书面语作品,包括文言文和古白话。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作品,以及后世历代文人模仿先秦书面语写作的各类文字作品。《红楼梦》属于“古文”,但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是古白话文;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今人作品,却模仿先秦书面语写成,是文言文。

      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显得十分简约,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文言的单音节词多变成了白话中的双音节词,二是文言行文讲究省略。另外,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更普遍,虚词更替现象更突出,语序、句式也与白话文有所不同。但正如朱光潜所说,“文言和白话的分别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大”,他还说:“较好的白话文都不免要在文言里面借字借词,与日常流行的话语究竟有别。这就是说,白话没有和文言严密分家的可能。……白话文必须继承文言的遗产,才可以丰富,才可以着土生根”。①朱先生的一席话既是对文言与白话关系的辩证阐释,其实也是对为什么要教学文言文的通俗解说。

      看到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又看到文言与白话的联系,是探讨“为什么教文言文”“文言文教什么”的重要前提。

      文本分析

      《爱莲说》是一篇“说”,“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类似于现代的“杂文”,多借一事一物或一现象抒发感想、阐释见解。《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首先是哲学家,其次才是文学家;他笔下的“莲”被“文学化”,也被“哲学化”了。周敦颐并没有工笔细描莲花的“形”,而是以哲学家的眼光打量莲之“形”,摄取莲之“神”,赋予莲花以人格特征。周敦颐是托“莲”以言己志。三种花,就是三种人格特征,在曲折比较中,《爱莲说》标举的是“莲花人格”——既不消极避世,亦不追名逐利,身处污浊世间,独立不迁,品高行洁。于莲之形中读出莲花品格,于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的比较中读出周敦颐的人格理想,是读懂这篇文的关键。

      《爱莲说》言约旨远,文质义精。行文“不蔓不枝”,句式匀称和谐,文气沛然,朗朗上口。全文仅116字,短句居多,于陈述、诘问等语气变化中,传作者幽眇之感慨。不读不足以感文气,不读不足以积语感。学习本文,宜于反复朗读,咀嚼玩味,不仅熟读成诵,而且要真正“消化”几个句式,比如“花之隐逸者”“莲之爱”等等含有“之”的句子,可让学生置换“之”后的词语,学以致用。

      案例呈现

      《爱莲说》课堂实录片段

      师:我们换另一种方式来学习文言文。请看大屏幕。我把第二段的标点全都去掉了,这叫“白文”。文言文本来就是没有标点的,标点都是后人根据理解加上去的。所以给白文准确地加上相应的标点,特别能锻炼文言文阅读水平。现在我们来试一试,请大家讨论在什么地方加上什么标点。注意:要说出依据来,不能说预习的时候我背了,那不算。当然,不能说出每个标点的依据也没关系,你说凭语感也行,但你们小组至少能说出两三处好吗?

      PPT: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组讨论两分钟)

      师:为了让大家都听得清,请回答的同学先说加什么标点,老师标上。然后再说依据。哪个小组派代表来说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一学生回答,教师在PPT标记如下: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生:“予谓菊”,(含义是)我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含义是)隐居的人喜欢这种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含义是)我认为富贵的人才能养这种花。“莲,花之君子者也”,(含义是)君子才喜欢这种花。“噫”是叹词,所以加感叹号。“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含义是)喜爱菊花的,陶渊明之后就没有多少人再喜欢它。“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含义是)喜欢莲花的,在我之后也没有几个人了。

      师:他说了很多个依据了,有和他意见不一致的吗?

      生:“花之隐逸者也”后应该加分号。因为这句话还没有说完,所以拿分号隔开。“花之富贵者也”也是分号。“陶后鲜有闻”也是分号。

      师:(陶后鲜有闻)这里为什么加分号?

      生:我是凭语感。

      师:大家说(花之隐逸者也)这里加分号还是逗号呢?

      生:分号。

      师:大家说“予谓”这个词管到哪里?或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是“予”的看法吗?

      生:对。

      师:所以(花之隐逸者也)这里用分号,“予谓”的内容还没说完呢。那位同学说(陶后鲜有闻)这里用分号,他凭语感。有同学支持他或反对他吗?

      生:我反对他。“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这句话已经说完了,所以(鲜有闻)这里不必用分号。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众生点头)看来大家的意见一致(这里应该加句号)。课本上加的确实是句号。老师要肯定那位同学。他加分号,在其他版本上就有这么加的,“同予者何人”后面加问号。那么这样标点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他们认为“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是排比句。

      师: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么哪个标点符号也得改?

      生:(“同予者何人”的)问号改成分号。

      师:那这里能改吗?为什么?

      生:不能,(“同予者何人”是)疑问句。

      师:所以这个理由不成立。

      生:“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代表了不同见解,所以用分号隔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