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智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语文建设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351
分类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
复印期号:200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高中语文必修课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整体把握课文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

      语文新课程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在目标中特别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建议”也提出“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这是基于阅读鉴赏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特点而提出的基本原则,是符合阅读鉴赏基本规律的总体要求。由于以往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肢解课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良倾向,这一强调具有现实针对性。但同时我们也要防止不能抓住课文的重点,不善于从局部指向课文整体,将整体把握变成大而化之、架空立论的倾向。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般而言,先通读课文,靠直觉获得初步印象,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进而理解分析课文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从这一层说,阅读初感的确十分宝贵;但这样的整体感知,毕竟只停留在表层。只有经过一个一个部分的钻研、推敲,思想脉络才能理清楚,文字内涵、作者匠心才能逐步显露。再整体地阅读课文,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所以课标不仅要求整体把握课文,而且要求“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整体与局部是互动互促的关系:把握了整体,有利于对局部的正确和深入理解;把握了局部,又有利于对整体认识的提升。看来,不是不要对课文作局部分析,而是要从文本的整体出发来分析。浮光掠影、囫囵吞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把握。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通读教材,弄清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抓住关键句段或关键词语作为切入口,来带动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对文本的结构、作者的情感、表达所用的语言及修辞的研究,甚至段落的切分、标点的运用,一个字、一个词的推敲,常常会对深入理解整体意义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处理整体把握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时,也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就像课标指出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不同文类(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和不同文体的课文,特点不同,教学的切入点往往也不同。

      2.对课文的基本理解与多元解读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课标明确将“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作为培养阅读鉴赏能力的重要目标,要求学生“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这就意味着要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给他们开放、自由、多元的精神空间,使他们拥有自主寻找问题答案的现实可能性。学生有了阅读个性,课堂上就会形成对话情境,就会出现共鸣、争鸣、交融、存异等状态。这是语文课改必须坚持的大目标,没有这样的目标追求,培养一代人的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正是在这样的追求下,课标“教学建议”要求“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也由于此,课标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强调“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阅读是对话,对话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同时受着读者和文本的双重制约,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文本的确定性是对话的前提之一。因此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敢于引导,善于引导。首先,要创设自然生成问题的氛围,使学生有“疑”敢“问”;其次,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要及时作出判断,想一想它有没有价值,跟文本有没有关系,与教学目标有没有联系,值不值得讨论探究,然后作出调整。重视学生意见,不是“放羊”,而是一个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生成过程。

      必须指出,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应该从文本基础性内容的内在逻辑出发,按照它所内含的可能性来创造。课标规定的“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即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意图,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前提。即使是解读空间相对较大、比较灵活自由的文学作品,课标的相关“教学建议”也明确要求:“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在教学中重视理解性阅读,主要鉴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学生方面看,一般来说,学生还没有成长为一个“理想的”读者、“有能力的”读者,知识准备总体不足,阅读经验尚待丰富,阅读策略不够成熟,因此阅读教学的实施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视野、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选择展开对话的适当层面。从文本方面看,它有作者设定的特定空间,有自觉的创作意图,是具有某种确定性的,或者说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对它的理解还是有正误、是非之分的,要防止对文本的任意解读或明显的误读。对文本的内容、形式、语言运用、个性特点,可以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答案可以多种,不必强调“唯一”,但正误、是非,要组织学生辨别清楚,对学生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尤应指出。

      对文本的明显误读,有时是因为离开了文本的整体性,或文本的具体写作背景,或文本所属文体的基本特征而造成的。任意解读和误读,不是真正意义的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应避免把非语文的内容带进语文课,不从文本出发,而是脱离对文本的反复阅读,用游离于语文本体以外的生活和实践来代替语文。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文体的课文也应区别对待。创造性阅读在文学文本、科学文本、一般文本之间存在着差异。要注意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在理解上的相对确定性,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特点。即使是文学类文本,也要防止过分强调课文的多义性、阅读的主观性,忽视对课文内容的基本理解。尤其要防止远离作者意图、文本界域和具体背景,对文本作过度阐释或无边联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