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是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存在。“人是要有点儿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都需要有点精神。道德教育更重要的在于指向人的精神和灵魂,在于引导人认识自己的价值,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完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相对于一个繁荣和富足的物质世界而言,人的精神世界的冷寂和荒芜更值得重视。面对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失落给道德教育带来的道德冷漠、道德滑坡等挑战和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本着道德教育的本真型塑道德教育的精神品格,是思考道德教育的根本取向、加强道德教育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与精神的内在关联 作为提升人的思想境界的活动,道德教育与精神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从本体意义上来看,道德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与道德相比较而言,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道德从表现上讲是个体在精神上和行为上对社会要求所做出的反应或选择,并通过个体道德生活的实践,形成个体的道德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是个体的一种精神生活,本质上是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理解。 (一)道德教育的精神向度 1.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物 道德教育所面对的是人,是人的向善之心,道德品质属于人的精神品质,道德追求属于人的精神追求。从本源上讲,道德是社会或群体对个人的规范与要求。作为个人精神生活的道德,其在本质上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理解 [1]。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产物,道德发韧于人类的生命,肇始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使人与人之间保持正常的关系,道德、道德教育才能得以产生。人类的进化、物质的丰富、精神的提升,对于道德的需要逐渐从以生命价值、物质利益为主升华为以精神价值为主。 从道德教育来源的“内生说”和“外铄说”的比对中,也可以发现道德教育与精神的内在关联。“内生说”认为,人的德性是内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如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之心。《孟子·公孙丑上》有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其有四体也。”所以,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告子下》)孟子的这种思想就是一种典型的“道德内生说”,认为“道德源出于人的天赋而有与生俱来的‘本性’或‘良心’”。 “道德外铄说”则认为,人之德性并非先天的禀赋,而是通过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的过程而形成的,是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作用于心并通过精神世界的内化而形成的,是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作用于人的结果。 从道德的来源来看,“内生说”和“外铄说”有着内在的本质关联之处,一方面,人的道德的形成或道德品质的高尚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道德教育离不开对人的精神因素的培养;另一方面,人的道德水准的提高,或是道德教育的成功实施,也是整体的人的精神发展的一部分,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的道德水准的提升就是精神的进化。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对于精神价值的守护,对于生活意义的追寻,应该是道德教育的最崇高的使命。 2.关注精神生活的完满是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 人的精神存在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存在而言的人的主观存在和意识存在,即对存在的意识状态,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主观理解、感受、向往与追求,是人不同于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不断超越物质世界包括超越人自身的动力因素 [2]。就人的生存来说,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和对精神世界发展的向往,在根本上就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理想的一种内在驱动力。道德教育不能不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充盈和精神生活的和谐和完满。一个不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精神属性以及精神生活的人,一个缺乏精神追求的人,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道德追求,从而也就不可能去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不会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更不会去自觉地坚持或坚守社会道德,甚至努力坚持社会道德而做出牺牲或付出。因此,人要通过体验而使生活有意义,并在有意义的生活中获得对世界的理解。从这个层面上说,道德教育要使每个个体基于自己成长的独特经历,占有属于自己而不是他人的视野,从而扩展个体的精神生活,最后形成独特的个体精神来过有意义的生活。道德教育只有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以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为起点和目标,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才能引导和建构一种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和谐的道德关系网络。因此,关注精神世界,具有精神追求,从而具有强烈的道德追求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具有道德的十分必要的前提条件 [3]。 (二)精神彰显道德教育的超越特性 人虽然同时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但是精神属性乃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也就是说,人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不同于物的根本标志。荣格认为,精神就是人的灵魂,包括一个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它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精神的作用就像指南针,调节、控制着个体,使之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道德教育的根本就在于使人成为一个人,由此,精神对于人的卓越性的吁求也正彰显教育之超越特性。